對于一般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在利用自己職權侵占公司財產的時候,不見得一定就構成職務侵占罪,如果沒有達到規定的立案標準,那么即使有這樣的行為也不能認定為犯罪。那一般職務侵占罪沒有達到立案標準該如何處理呢?下面就讓律霸小編來為你做詳細解答。
一、職務侵占罪沒有達到立案標準怎么處理
如果職務侵占的數額達不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標準,可以通過仲裁或訴訟要求退賠。
二、怎么確定職務侵占罪立案標準
職務侵占罪的立案標準1979年刑法未作規定。本罪是從全國人大常委會1995年2月28日頒布實施的《關于懲治違反公司法的犯罪的決定》吸收為刑法具體規定的。
1997年刑法第271條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
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在5000元至1萬元以上眠一應予追訴。這里的數額,應當累計計算。
應當注意,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本罪的立案標準規定了一個幅度,即非法占有的數額在5000元至1萬元的,應當追訴。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應當會同當人民檢察院,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上述數額幅度的范圍內,及時確定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統一執行的數額標準,并上報備案。
三、哪些行為構成職務侵占罪
(一)股東侵占自己出資的公司、企業的財產
按照法律規定,股東在出資后,這部分財產已屬于公司、企業所有,而不再是股東的個人財產。因此,股東利用自己的身份和職務便利侵占其出資形成的公司、企業的財物,也構成職務侵占。需要注意的是,股東必須是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侵占了公司、企業的財物是股東構成職務侵占罪的前提,如果股東通過秘密竊取等非利用職務之便進行的侵占,不構成職務侵占罪。
(二)將交付管理、經手、使用的財物據為己有
這種犯罪方式是指,公司、企業的高管及其員工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自己管理、經手、使用的本公司、企業的財物直接據為己有。這類情況主要發生在公司、企業的銷售主管、經理、廠長身上,因為他們一般都基于一定的合法事由在一定的時間內對本單位的財物具有事實上的控制權、支配權。
(三)本公司、企業人員互相勾結,監守自盜
這種犯罪方式是指發貨員、繳庫員、搬運工、修理工等一些具有管理、保管、經手本公司、企業財物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用秘密竊取的方式,監守自盜。對于設有保安員的公司、企業,由于財物出入均要登記,上述人員在作案時為將財物順利運出公司、企業,有時便與保安員互相勾結。
(四)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本企業財物
這種作案方式是指,犯罪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采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非法占有本企業的財務。例如收發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與供貨單位職員互相勾結,虛記收到貨物,使單位的貨款虛增;購銷人員偽造涂改單據;出差人員虛報差旅費等。
(五)員工因為薪酬糾紛等原因而擅自截扣公司款項
員工在構成此類犯罪時常常會覺得很委屈,他們認為,是公司先拖欠其工資,他們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這么做的。但即使如此,只要員工出于占為己有的目的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擅自截扣公司款項,就構成了職務侵占。至于員工與公司間的勞資糾紛,應該通過合法的勞動爭議仲裁或者訴訟途徑解決。
(六)非本公司、企業的人員與本公司、企業的員工勾結共同構成職務侵占
在這類犯罪中,非本公司、企業的人員往往是與本公司、企業的員工互相勾結,共同侵吞、竊取、騙取本公司、企業的財產,因此,前者是職務侵占罪的共犯。需要指出的是,非本公司、企業的人員只能作為職務侵占犯罪的共犯形式出現,而不能單獨實施職務侵占罪。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職務侵占罪沒有達到立案標準的情況下,就不能稱之為職務侵占罪,此時只能按照一般的職務侵占行為進行處理,自然也就不會涉及到刑事責任的問題。而要是你在這方面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可以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職務侵占罪受理部門是哪個
職務侵占罪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幾種
2020-12-20哪些合同可以單方解除
2020-12-31滿五年的經濟適用房能抵押給個人嗎
2021-03-232020傷殘等級評定標準賠償
2020-11-11交警隊行政處罰期限多長時間
2021-02-21離婚探視孩子需征求孩子同意嗎
2021-03-11在合同里約定安全免責條款有效嗎
2021-03-23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擔保合同的擔保方式
2021-03-15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試用期離職領導不同意怎么辦
2021-03-16離職后利用公司的商業機密合法嗎
2021-02-01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高新技術產品研發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6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