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共同犯罪
受賄罪中的共同犯罪,應理解為各共同犯罪人之間有共同的收受或索取賄賂的故意,并實施了共同的收受或索取賄賂的行為,即受賄罪被告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利益,其同事、家屬或親友伙同其共同參與收受財物的共同犯罪案件。
因此,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有共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規定在刑法第163條,性質上屬于妨害對公司、企業管理秩序罪,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行為。
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認定:
1、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司、企業以或其他單位的正常管理制度,又侵犯了這些組織工作人員職務的廉潔性。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在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法律對這些單位的工作人員的職務活動作了規范,建立起一套明確的管理制度。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的行為則是對這套管理制度的直接侵犯,從而產生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等管理層的腐敗,危害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根本利益,破壞正常的社會主義市場公平競爭的交易秩序。
2、客觀方面表現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行為。(1)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本罪特定的犯罪方法,是指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本人對本單位內幕信息的了解、處理單位事務的權利,以及利用與上述職權有關的便利條件。(2)索取他人財物是指利用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職務上的便利,主動向有求于行為人職務行為的請托人索要財物。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是指利用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職務上的便利,為請托人辦事,接受請托人主動送給的財物。(3)為他人謀取利益是指行為人索要或收受他人財物,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或允諾為他人實現某種利益。該利益是合法還是非法,物質利益或是非物質利益,該利益是否已謀取到,均不影響本罪的成立。(4)數額較大是成立本罪的特定危害結果。所謂數額較大,依據相關法律法規,是指索取他人財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財物,或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
3、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具體是指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監事和職工,以及公司以外的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管理人員和業務人員,包括經理、會計、業務員、推銷員等。需注意的是,國有公司、企業、國有其他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國有其他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的,不成立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而應依照《刑法》第385條、第386條的受賄罪處罰。
4、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即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故意利用其職務之便接受或索取賄賂,為他人謀取利益,過失不構成本罪。
相關知識延伸閱讀:國家工作人員的家屬能否成為受賄罪的共犯
國家工作人員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許多情況下并不親自接受財物,而是由其家屬出面,收受財物。這種情況下的家屬到底可否構成受賄罪的共犯。我認為,應該謹慎處理,不能一概而論。要注意到家屬與國家工作人員的特殊關系,家屬與國家工作人員共同生活,客觀上幫助國家工作人員接受財物,即使是明知的,并有接受賄賂的共同故意行為,光憑這些是不能定罪的。只有當家屬是積極地參與,并且幫助的情節非常嚴重,才能定罪。
具體表現如下:
1、家屬與國家工作人員共同商議、策劃,由家屬傳遞信息、勾結關系、接納財物、甚至事后轉移贓物,毀滅罪證,掩飾罪行等。這時,家屬構成了受賄罪共犯的幫助犯,是從犯,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2、家屬不時的誘導、勸說、催促國家工作人員索取、收受財物,國家工作人員在其教唆下產生了受賄犯罪的意圖,并實施了受賄行為。這里,家屬構成了受賄罪共犯的教唆犯,應承當從犯的次要刑事責任。也就是說,家屬僅有代為接受財物行為或者明知國家工作人員收受了賄賂,而與其共享等行為,是不能構成受賄罪共犯的。否則,就擴大了打擊面??峙乱涣P國家工作人員,就必罰家屬。明顯超出了刑法中受賄罪的懲罰目的。
國家工作人員與不同主體共同受賄犯罪,包括國家工作人員與非國家工作人員的共同受賄和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的共同受賄兩類。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糾紛離婚處理指南
2020-11-22勞動局可以匿名投訴嗎
2021-03-08火車臥鋪砸死人如何處理
2021-02-23一般交通事故處理流程有哪些
2020-11-17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老人贍養費標準2020年
2021-01-27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法院強制執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08老人留下的宅基地算遺產嗎
2021-02-27農村五保戶去世后其遺產應由誰繼承
2021-01-21個人金融信息受哪些保護
2020-11-14試用期滿后的沉默是否視為承諾購買
2021-02-21口頭合同提前終止可以嗎
2021-02-03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勞動合同變更協商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4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人壽保險的受益人是誰,人壽保險該怎么理賠
2021-02-08法律對人身保險的投保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4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