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淮北律師 梅州律師 樂山律師 渭南律師 浙江律師 焦作律師 孝感律師 延安律師 株洲律師 咸陽律師
一旦要拆遷征地就會涉及到如何進行補償,但是各地補償安置辦法不同,那么以桐鄉市為例,今年桐鄉市區征地補償安置辦法有哪些又如何具體的落實呢?以下,就是律霸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相關問題的介紹,供大家參考。
桐鄉市區征地補償安置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我市集體土地征收及房屋拆遷補償安置行為,維護集體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保障建設項目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征收集體土地及因征收集體土地而拆遷房屋及其附屬設施,并對被拆遷人進行補償安置的,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市國土資源局(以下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是本市征收集體土地的主管部門,負責全市集體土地征收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集體土地征收過程中房屋拆遷價格評估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負責被征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測算、養老金發放管理和再就業促進工作。
市財政、公安、發展改革、審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與征地拆遷相關的管理工作。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村民委員會應當配合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征地拆遷的相關工作。
第四條 本辦法所稱拆遷人,是指受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委托實施集體土地征收中房屋拆遷的具體承辦單位。
本辦法所稱被拆遷人,是指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物的合法所有人,根據土地使用權證或者其它使用土地的合法憑證確認。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產權調換安置是指由拆遷人為被拆遷人提供一定面積的多層公寓住宅或經濟適用住房的一種拆遷安置方式。
本辦法所稱貨幣補償安置是指由拆遷人提供相應的補償資金,被拆遷人自行選購居住用房的一種拆遷安置方式。
本辦法所稱遷建安置是指由拆遷人支付拆遷補償費用,被拆遷人在征遷單位統一規劃的居民新村內按規定取得村民建房用地后自行建房的一種拆遷安置方式。
第六條 征收集體土地及拆遷集體土地上的房屋,應當遵循依法管理、合理補償、妥善安置的原則,并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市域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有利于土地集約和節約利用。
第二章 征地程序
第七條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市屬開發單位應當根據具體建設項目或年度征地、供地計劃,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征收土地申請,提供被征地單位的基本情況、征地補償安置初步方案、擬征地區塊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經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市政府審定。
第八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擬征土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以及被征收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等相關事宜書面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以下統稱被征地單位)。被征地單位應當召集土地相關權利人會議,將上述情況告知相關權利人,并形成書面記載材料。
第九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委托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市屬開發單位進行征地調查、與被征地單位協商具體的征收土地補償安置方案。
第十條 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后,由勘測單位對擬征收地塊進行實測,實測結果須經被征地單位確認。
第十一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書面告知被征地單位,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準、安置方案有申請聽證的權利。被征地單位申請聽證的,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組織聽證;被征地單位在規定期限內未提出聽證申請的,視為放棄聽證。
第十二條 受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委托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和市屬開發單位應當與被征地單位簽訂《征收土地意向書》,與被拆遷農戶簽訂《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同時,負責核查需安置人員的基本情況,核算征地補償安置各項費用和工作經費,并及時將款項預繳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征地專項資金帳戶。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與被征地單位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并協助市就業管理服務機構與被征地人員簽訂《被征地人員分流安置協議書》。
第十三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擬定的征收土地方案,應當按法定程序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征收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市人民政府在被征土地所在鎮、街道及村(組)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被征收土地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異議的,應當在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否則視為無異議。
第十四條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3個月內,按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明確的補償標準,將征地補償費用足額支付給被征地單位。同時,將安置補助費劃入市社會保障資金專戶。
第十五條 被征地單位及其成員對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有爭議的,由市人民政府組織協調;協調不成的,可以提請批準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收土地方案的實施。
第三章 征地補償
第十六條 征收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予以補償。征地補償包括:區片綜合價補償(含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和地上附著物補償。
區片綜合價補償標準由市人民政府根據法律、法規規定的征地補償原則,結合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區位、地類、產值等因素制定并對外發布。同時,市人民政府將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對征地補償標準適時依法作出調整。
第十七條 土地補償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時對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因對土地的投入和收益造成損失的一次性補償,歸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土地補償費中的一部分必須按規定用于支付被征地人員參加社會保障的費用。
第十八條 安置補助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時為安置以土地為主要生產資料并取得生活來源的農業人口的生活而給予的補助費用,用于被征地人員社會保障。
第十九條 青苗補償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時對被征收土地上當季作物損失的一次性補償,歸青苗所有者所有。青苗補償應本著“有苗補償、無苗不補”的原則,按照當季作物的產值給予補償;被征土地上的各種樹木需要遷移或清理的,按實際價值計算補償,但在告知征地后搶種的作物和苗木不予補償。
第二十條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是國家征收集體土地時對被征收土地上各類建筑物、構筑物予以拆除、清理或遷移的補償。
被征土地上的農村交通、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和其他附著物,由土地征遷承辦單位負責遷建、新建恢復使用的不再另作補償。不需遷建、新建的,按其實際價值計算補償。
被征土地上電力、通訊、廣播電視、供水、供熱、燃氣等管線及相關設施,需直接拆除或清理的按實際成本價補償;可遷移的由征遷單位支付相關費用或按重置價予以補償。
第四章 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第二十一條 拆遷人應按規定查明被拆遷人戶籍、被拆遷房屋及其附屬設施等基本情況;被拆遷人必須如實申報戶籍人口、被拆遷房屋及附屬設施產權等情況,并提供土地權屬證明等材料。
拆遷人應當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和本市有關規定給予被拆遷人補償安置;被拆遷人應當服從國家建設需要,在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
第二十二條 在實施房屋拆遷前,拆遷人應當與被拆遷人按照本辦法就補償、安置等問題簽訂拆遷協議。協議應明確規定補償安置方式、安置房面積、安置地點、搬遷期限、過渡方式與期限、周轉安置補助費、補償金額及支付期限、違約責任和當事人認為需要訂立的其他條款。
第二十三條 被拆遷房屋有產權糾紛、產權人下落不明或暫時無法確定產權人等情形的,房屋拆遷前,拆遷人應當就被拆遷房屋的有關事項,向公證機關辦理證據保全。
第二十四條 被拆遷房屋的補償價格由房地產評估機構按照房屋重置價結合成新、裝修等因素綜合評估確定。
對農村集體土地上被拆遷房屋價格進行評估的具體辦法由市政府另行規定。
第二十五條 房地產評估機構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共同選定;不能共同選定的,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從報名的具備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中隨機確定。參加隨機確定的房地產評估機構不得少于三家。
第二十六條 市區城市規劃區內因征收集體土地而拆遷農村房屋的,實行產權調換安置或貨幣補償安置。
市區城市規劃區以外因征收集體土地而拆遷農村房屋的,實行遷建安置,有條件的也可以實行產權調換安置或貨幣補償安置。被拆遷人可以自行選擇安置方式,政府鼓勵被拆遷人選擇產權調換或貨幣補償安置方式。
第二十七條 實行產權調換安置的,以被拆遷房屋的合法建筑面積為依據,以取得宅基地的村民戶為安置單位。在不超過合法建筑面積的前提下,給予安置3套以內的城市(城鎮)多層公寓住宅,總面積控制在375平方米以內。
產權調換安置用房可由拆遷人負責提供,也可以經濟適用住房方式給予安置。產權調換安置房用地及項目建設中的相關稅費優惠按經濟適用住房建設的相關政策執行。
第二十八條 實行貨幣補償的,以被拆遷房屋重置價為基礎,按一、二、三級區片分別給予每平方米500元、400元和350元的貨幣補償獎勵,由被拆遷人自行選購安置用房,被拆遷人房屋歸拆遷人所有。
第二十九條 實行遷建安置的,對被拆遷房屋按重置價進行補償,由被拆遷人在指定的安置點自行建房,安置用房的建房條件和用地面積標準,按本市農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的相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 對拆遷時未超過批準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筑,按批準年限扣除已使用的時間,每月每平方米補助10元,其建筑面積不計入調產安置的核算面積。
經認定合法的獨立倉房、豬舍、羊棚、室外廁所、門斗等建筑物、構筑物,只給予相應的折價補償,其面積不計入調產安置的核算面積。
第三十一條 過渡期間的周轉用房可以由拆遷人提供,也可以由被拆遷人自行解決。被拆遷人自行解決周轉用房的,拆遷人應當從其搬遷之月起到被安置之月止給予每戶每月500元的周轉安置補助費。
第三十二條 對土地征收中需要拆遷的非住宅房屋除按重置價給予補償外,造成停產、停業引起的經濟損失以及搬遷、安裝、過渡費用,由拆遷人給予一次性補助,補助標準按本市城市房屋拆遷相關標準執行。
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補償:
(一)未依法辦理批準手續的違法建筑物、構筑物;
(二)超過批準使用期限的臨時建筑物、構筑物;
(三)告知征地后進行裝修、改建、擴建的;
(四)其他無合法權屬證明和批準文件的建筑物、構筑物。
第三十四條 被拆遷人對房屋評估結果有異議的,應當在書面簽收評估報告之日起10日內向評估機構提出書面復核申請,評估機構應當在收到申請的10個工作日內出具書面復核結果。
被拆遷人對復核結果仍有異議、拒絕領取被拆遷房屋補償資金的,拆遷人可以將補償資金直接匯入被征地單位或進行公證提存。
第五章 被征地人員社會保障
第三十五條 征收集體土地有關方案經批準后,相關人員應納入本市被征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體系,由征遷單位按規定繳納被征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費。
第三十六條 納入基本生活保障的被征地人員的名單,經被征地單位村民代表會議或者村民會議確認后,報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會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公安部門共同審定。
第三十七條 參加被征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且繳費滿15年的人員,女性滿50周歲、男性滿60周歲的,自次月起按月領取養老金。
被征地人員基本生活保障的具體辦法由市政府另行規定。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八條 阻撓依法征地工作,拒絕拆遷交出土地的,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的,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三十九條 阻撓依法征地工作,妨礙土地管理執法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條 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征地補償費用及有關土地規費的,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負責人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一條 國土資源部門及從事征地工作的人員,在征地工作中以權謀私、徇私枉法、收受賄賂的,由其所在單位或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9年7月1日起施行。2002年7月1日施行的《桐鄉市統一征地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第24號令)以及基于該辦法制訂的其他相關規定同時廢止。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簽訂拆遷協議或《征收土地意向書》的,按原約定實施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本辦法實施前政府已作出承諾的,原則上按原承諾實施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如果2/3以上村民代表表決同意的,也可按照本辦法規定實施房屋拆遷補償安置。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由市國土資源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規劃建設局按照各自的職責負責解釋。
在以上桐鄉市區征地補償安置辦法中,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規定,在征收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征地補償時,是包括區片綜合價補償以及青苗補償等。而且,如果拒絕依法征地,那么相關行政部門是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更多相關知識您可以咨詢律霸青島律師。
征地拆遷安置工作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城市土地征地拆遷安置問題都有哪些?
受贈予房屋被征地拆遷,安置房以及補償該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遺囑繼承范圍有哪些
2021-02-08立案后多久自動撤案
2020-12-13如何處理非法轉租問題
2021-03-15小車與自行車相撞,自行車受傷了誰的責任
2021-02-05經常聽說有商品被召回都什么可以召回
2020-11-11醉酒駕駛有案底嗎
2021-01-22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雇傭算承包關系嗎
2020-12-09有買賣合同是否可以領取房產證
2021-02-25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鄉村規劃外的違法建設如何處罰
2021-02-24什么是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13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免責條款不成立保險公司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2021-02-11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