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失誤與玩忽職守罪的界限
行為人因工作失誤可能也會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在這一點上與玩忽職守罪相同之處。但兩者有嚴格的區別:
(一)客觀行為特征不同。工作失誤,行為人是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而玩忽職守罪則表現為行為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
(二)主體不同,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普通人員無法成為該罪的共犯。
(三)導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原因不同。
1、工作失誤的原因很多:例如工作人員身體原因導致判斷力、執行力下降,,規章制度不完善,銜接不順暢,業務上具體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國家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業務素質較差,缺乏工作經驗,因而計劃不周,措施不當,方法不對,以致在積極工作中發生錯誤,造成公共利益、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在當前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造成某些嚴重的損失是難免的,這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的問題,必須與玩忽職守罪嚴格區別開來。
2、玩忽職守罪,則是規章制度健全的情況下,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章,人浮于事,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等行為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3、主觀方面,明知道有規章制度,但是疏忽大意、或者是由于業務能力較低,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錯誤,對于發生社會危害性的結果,心里面是排斥的,是由于疏忽大意、過于自信的結果造成的。
二、濫用職權與玩忽職守的界限
濫用職權是行為人意識到自己在行使權力,不該用而用,該用而不用,因而超越職權而濫用職權的行為;而玩忽職守則為行為人意識到自己是履行職責,由于各種原因而不履行職責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因此,完全的擅離職守不會理解為濫用職權。
只有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濫用職權才會與玩忽職守發生競合,不易區分。關鍵還是要看行為人的主觀態度,即濫用職權者認識到自己是在濫用職權,明知不該用,該用而不用,因此,對危害結果則是采取放任的間接故意;而后者則意識到自己在履行職責,該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認真地履行,其對危害結果,則是出于過失。
有時候,玩忽職守與濫用職權的行為結伴而行,這時要認定其性質,則更要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程度,如出于間接故意,則屬濫用職權,否則則為玩忽職守。
:玩忽職守罪的客觀要件有哪些
玩忽職守罪的立案標準
什么是濫用職權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離婚財產分割糾紛的訴訟時效事件
2020-12-18交通事故一般什么時間起訴
2020-12-26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看房交押金還會給退嗎
2021-01-25待崗要待多久解除合同
2020-11-23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壽險責任準備金的管理方法
2020-12-29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暫行辦法亮點解讀
2020-12-31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某業主與保險公司所訂立的保險合同效力是如何
2021-03-01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保險屬于要約合同嗎
2021-01-31保險人履行對免責條款提示、明確說明義務的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16選擇保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1-29論責任保險中第三人的保險金給付請求權有什么規定
2021-01-11土地出讓附著物怎么交稅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