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失誤與玩忽職守罪的界限
行為人因工作失誤可能也會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在這一點上與玩忽職守罪相同之處。但兩者有嚴格的區別:
(一)客觀行為特征不同。工作失誤,行為人是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而玩忽職守罪則表現為行為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
(二)主體不同,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普通人員無法成為該罪的共犯。
(三)導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原因不同。
1、工作失誤的原因很多:例如工作人員身體原因導致判斷力、執行力下降,,規章制度不完善,銜接不順暢,業務上具體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國家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業務素質較差,缺乏工作經驗,因而計劃不周,措施不當,方法不對,以致在積極工作中發生錯誤,造成公共利益、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等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在當前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造成某些嚴重的損失是難免的,這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的問題,必須與玩忽職守罪嚴格區別開來。
2、玩忽職守罪,則是規章制度健全的情況下,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章,人浮于事,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等行為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3、主觀方面,明知道有規章制度,但是疏忽大意、或者是由于業務能力較低,認為自己的行為沒有錯誤,對于發生社會危害性的結果,心里面是排斥的,是由于疏忽大意、過于自信的結果造成的。
二、濫用職權與玩忽職守的界限
濫用職權是行為人意識到自己在行使權力,不該用而用,該用而不用,因而超越職權而濫用職權的行為;而玩忽職守則為行為人意識到自己是履行職責,由于各種原因而不履行職責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因此,完全的擅離職守不會理解為濫用職權。
只有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濫用職權才會與玩忽職守發生競合,不易區分。關鍵還是要看行為人的主觀態度,即濫用職權者認識到自己是在濫用職權,明知不該用,該用而不用,因此,對危害結果則是采取放任的間接故意;而后者則意識到自己在履行職責,該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認真地履行,其對危害結果,則是出于過失。
有時候,玩忽職守與濫用職權的行為結伴而行,這時要認定其性質,則更要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程度,如出于間接故意,則屬濫用職權,否則則為玩忽職守。
:玩忽職守罪的客觀要件有哪些
玩忽職守罪的立案標準
什么是濫用職權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舉報詐騙電話號碼
2021-01-06怎么打官司
2021-02-06農村個人私自售賣煙花爆竹怎么處罰
2020-11-26打官司贏了訴訟費怎么退呢
2020-11-22購房合同有何需要注意的陷阱
2021-02-21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公司名稱變更原名稱立即失效嗎
2021-03-04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什么是團體意外保險
2020-11-21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保險合同中默示保證與明示保證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理賠中近因原則是什么
2021-01-02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拆遷房屋錯誤能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2-23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