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特點
(1)領導班子、單位負責人作案多。基層糧管所正副所長,糧站、糧庫正副主任和會計實施犯罪的,占查處案件總數的一半。
(2)犯罪手段多種多樣。糧食的調撥、儲備、經營等環(huán)節(jié)有許多漏洞,為實施職務犯罪提供了條件。一些單位和部門采取虛報支出、抬高收購價、虛增庫存等弄虛作假手段套取國家資金轉為“小金庫”。
(3)結伙作案多。多數案件都是違法犯罪人員之間相互利用、相互配合、串通一氣,共同實施違法犯罪。
(4)多種犯罪相互交織。在一個案件中,往往是既有貪污、賄賂犯罪,又有瀆職犯罪。
(5)犯罪數額大,危害嚴重。糧食部門的國家資金具有糧食收購、儲存、經營、平抑糧價、穩(wěn)定全局的特殊功能,任何形式的職務犯罪,都不僅給國家造成有形的、直接的經濟損失,而且造成的無形的、間接的損失無法估量。
犯罪手段及偵查方法
從我們所查處的案件分析來看,糧食系統(tǒng)貪賄案件主要采取以下幾種犯罪手段:
(一)制作虛假收購賬目
這是一種最常見、犯罪嫌疑人采取最頻繁的犯罪手段。按照最終目的不同,又可分為不同類型:
1、沖減糧食收購中的“升溢”部分。前些年,在夏糧征收過程中,糧管所存在“坑農”思想,往往以除雜、除水等對農民繳公糧予以“折秤”,折秤幅度一般從5%—15%,甚至高達20%以上。當然,糧管所不想將“升溢”部分憑空交給國家。于是,一些工作人員便想出了由糧管所負責人籌劃,由主管會計負責,由營業(yè)會計經辦的制作虛假收購賬目的辦法,開具虛假的收購碼單和報表,最后由主管會計安排倉庫保管員增加入庫數量,以與主管會計處保管的庫存商品賬相對應。先做出假帳,爾后沖出現金。沖出的現金由主管會計作賬外管理,用于發(fā)放獎金、沖銷不便入賬的開支或進行貪污、挪用等犯罪行為。
2、騙取國家專項農貸資金。國家的專項農貸資金,是國務院從農民利益出發(fā),為了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用于收購農民手中余糧的專項資金。為了爭取更多的專項貸款,一些糧管所采取假收購的非法手段,騙取專項貸款。通過我們近年來對糧食系統(tǒng)內發(fā)生的經濟犯罪案件的調查發(fā)現,采取以假收購手續(xù)騙取國家專項貸款的現象普遍。其主要方法是:在糧管所主要領導的授意下,營業(yè)會計開具虛假的收購碼單和報表,虛增庫存商品,上報發(fā)行,騙取大量專項農貸資金,將騙取到的貸款置于賬外。由于這部分資金不受大賬的約束,隨意性很大,很容易滋生犯罪。這部分資金主要有以下幾種運營方式:
(1)、糧管所利用這部分賬外資金,進行賬外經營,從中得到的利潤也不入賬,然后再重復進行賬外經營,利潤就象滾雪球似的越積越多,最后再作一筆假銷售入賬,將騙取的貸款在賬中沖出歸還發(fā)行。產生的利潤在賬外形成小金庫,隨意開支。
(2)、糧管所將這筆騙取的專項貸款,長期置于賬外,有的糧管所主任或會計用此款自己做生意或借給他人使用,從中獲利,進行挪用公款犯罪。
(3)、糧管所主任和會計將這筆款項不入財務賬,欺上瞞下,時間長了干脆二人分掉,自己占為已有。如我們查辦的白樓糧管所主任朱某、會計孔某貪污、挪用公款案,就是將騙的專項農貸資金,部分借給他人長期使用,進行挪用公款犯罪,另外一部分資金進行賬外經營,滋生的利潤不入賬,二人私分,進行貪污犯罪。榆廂糧管所主任李某、會計李某貪污案,就是將騙取的專項資金二人分掉,下余部分隨意開支,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
3、騙取獎金。縣政府、糧食局為了促進營銷,曾出臺一些獎勵措施,以紅頭文件的形式下發(fā)。一些糧管所負責人為了名利雙收,采取上述辦法“收購”,再作假銷售賬,將以往作假收購賬騙取國家的作賬外管理的部分專項農貸資金當作“利潤”入賬。如榆廂糧管所原主任李某等人,就是依此辦法,完成了1993年度榆廂糧管所營銷263132公斤贏利261507.09萬元的好“業(yè)績”。之后,堂而皇之地提取獎金,職工得小頭,領導得大頭。
這類案件的主要特征是,犯罪行為非一人所能為,一般至少由糧管所負責人、主管會計、營業(yè)會計、倉庫保管員完成。如果再虛增庫存,還存在庫存商品賬與庫存實物的較大差異,即我們平常所說的“虧庫”。在查處的時候須留意:(1)是否存在“虧庫”現象;(2)完全徹底調賬,仔細審查,看能否發(fā)現“長款”或主管會計處掌管支出單據情況;(3)此類案件的收購碼單一般數量較大;(4)重點攻破糧管所負責人、主管會計、營業(yè)會計、倉庫保管員“鏈條”中的任一環(huán)節(jié),及時立案,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再對其他人員進行有針對性的訊問,利用掌握的證據,逼其供出賬外資金的實際支出情況,從而查獲有關人員犯罪。以上提到的兩起案件,都是采取這種方法從小案查成了大案。
(二)、私自抬高收購價入賬,沖出款項從中貪污
1、有的糧管所在公糧收購或收購議價糧時,采取高于收購價入賬的方法,沖出款項在賬外,從中貪污或開支不合理費用。這一般是主任與主管會計預謀,由主管會計具體操作,在收購公糧或議價糧當中或結束后,主管會計編造正當理由,讓收購人員開具抬高價格的收購碼單和收購報表,然后,主管會計將實際收購碼單和報表抽掉,換上抬高收購價的假碼單和報表,將差價款項沖出,再與主任私分或開支不合理費用。
2、有的糧管所平時在收購議價糧時,除了零星收購外,還大量收購糧食販子的糧食,同樣采取抬高收購價的手段,從中貪污公款。主要方法是糧販在開具收購發(fā)票時,抬高價格,多開發(fā)票,然后入賬沖出款項,進行私分。如我們辦理的睢縣董店糧管所原主任梁某、主管會計范某貪污一案,梁某與范某就是通過預謀,用超出實際收購價的收購碼單、報表和收購發(fā)票入賬,充出公款進行貪污犯罪的。
這類犯罪在偵查時,首先要用賬中的收購碼單上的價格與當時的糧食價格作比對,是否有高于當時市場價的情形,然后有針對性地調查收購碼單上的賣糧人,了解實際賣糧人的價格是否與碼單上的價格相符。根據調查的情況,最后認真詢問收購碼單、報表及收購發(fā)票的填寫人,了解虛開碼單的原因和指使人,挖出賬外資金,從中了解賬外資金的開支情況。賬外資金一旦和盤端出,真正的犯罪嫌疑人就會浮出水面。
(三)、采取銷售貨款不入賬的方法,侵吞公款
糧管所是獨立的法人單位,可以面向全國銷售糧食,很多糧管所將糧食銷售到很遠的外省,在糧食疲軟時,貨款不能及時收回,也是正常現象。個別糧管所的有關人員,就在這個“正常現象”上打主意,認
為購買方遙遠偏僻不易調查,于是乘貨款不能及時收回之機,將陸續(xù)收回的貨款部分不入賬,轉移別處,經過“洗錢”,伺機侵吞。如我們辦理的白廟糧管所原主任楊某伙同主管會計李某貪污案,就是這種情況。楊某、李某都是50多歲的人,自知在各自崗位上干不長了,于是就產生利用現有的權力撈一把的想法,將銷售到浙江省慈溪一帶的玉米款要回后不入賬,從銀行轉存到自己名下,經兩人密謀,將該款分掉。
此類案件的偵查,關鍵在取證。要將銷售單位與購買單位往來賬作對比,不難發(fā)現雙方往來賬的差異,要不惜花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內攻外調,有了這方面的證據,案件就不難偵破。另外,在調賬時要仔細認真,注意散落的單據,有時一張不起眼的紙條,就能偵破一起大案。如我們辦理的楊某、李某合伙貪污案,就是用調賬時在紙簍里發(fā)現的一張13萬元的進賬單偵破的。
(四)、采取多報損耗,充減庫存的手段,套取公款
糧管所每年都有要向糧食局報損正常沖減庫存。有的糧管所利用報損審查不嚴,多報糧食損耗,然后再將充出的糧食銷售掉,貨款不入賬,形成賬外資金。我們在對榆廂糧管所主任汪某涉嫌貪污線索初查時發(fā)現,該所就是利用上述方法沖出庫存小麥20余萬斤,銷售后貨款不入賬。還沒有來得及將此款“處理”時,即被查獲。
此類案件首先從庫存賬和出庫碼單查起,與財務賬反映的庫存、銷售情況相對比,然后再審查報準的損耗表,不難發(fā)現此類情況。
(五)、違反國家政策銷售陳*糧,從中謀利
2001年—2003年間,睢縣糧食局保管的小麥中,根據規(guī)定,有相當一部分已成為陳*糧。省、市有關部門向睢縣糧食局下達了陳*糧銷售出庫計劃。國家糧食政策規(guī)定,陳*糧的銷售必須經統(tǒng)一的糧食批發(fā)市場公開拍賣,競買方必須是具有一定規(guī)模、資信良好的酒精、飼料企業(yè),因為陳*糧不得作為口糧在市場上流通。陳*糧的銷售價一般要比正常的糧食銷售價低,差價部分由國家補貼。睢縣糧食局見有利可圖,就借用睢縣**無憂寺酒廠和睢縣海新飼料公司的公章和營業(yè)執(zhí)照,由糧食局派人偽裝后到鄭州糧食批發(fā)市場參與競買,取得了睢縣8835噸陳*糧的購買權。之后,并不按規(guī)定將陳*糧賣給酒廠或飼料公司作原料,而是將這批陳*糧冒充好糧以市場價銷售,從中謀取非法利潤50余萬元。
以上情況是糧食局統(tǒng)一操作,由局糧食批發(fā)市場具體經辦。根據各糧管所的陳*糧由縣局統(tǒng)一調配的特點,在各糧管所可以了解到銷售陳*糧的數量和價格,再了解拍賣時陳*糧的價格,就可以查出非法利潤部分。
(六)、把單位賬當成家庭賬,家庭開支單位報
一些糧食企業(yè)的主要負責人把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利當作自己發(fā)財致富的資本,獨攬大權,唯我獨尊,單位的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自己經手開支的發(fā)票想怎么報就怎么報,象家庭賬一樣不受任何約束,直接侵吞企業(yè)財產。
原榆廂糧管所所長李某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在單位報銷本人及妻子、子女醫(yī)療費達2.3萬余元。李某在睢縣人民保險公司參保金5000元也在單位報銷。他不僅將家庭的這些大開支在單位報銷,而且就家庭的日用生活開支也在單位報銷。
(七)、虛開建筑發(fā)票,從中貪污
為了改善倉儲情況,上級通過農*行每年都有建倉專項資金項目。基層糧管所得到建倉專項資金后,不按規(guī)定發(fā)包工程,憑感情讓“關系戶”承建。在工程決算時,讓包工頭打假條虛支工程款,從中貪污。如我們辦理的睢縣董店糧管所原主管會計范某,利用職務之便,讓工頭王某虛列建筑項目,出具假領工程款條,入賬報銷,從中貪污公款26000多元。
(八)、以糧管所的名義做生意,利息歸個人支配
一些糧管所的負責人,為極大限度地滿足自己的私欲,利用經營糧食行業(yè)的業(yè)務之便,做糧食生意,并且賺錢生意屬個人,賠錢生意歸單位。原榆廂糧管所所長李某,伙同本所主管會計李某、**信用社會計李某做花生生意,三人從蘭考縣購花生179200斤,銷售給睢縣油-脂加工廠,兌本金39萬元,獲利潤4.6萬元,由于油脂加工廠資金緊張,直到同年年底尚有一大部分本金未付給他們,于是,主任李某安排會計李某找信用社李某將做此筆生意的本金變?yōu)橛軒Z管所的貸款,算做單位的生意,李某將其三人的本金抽回,把4.6萬元的利潤私分。
(九)、“結算中心”不盡職,結伙貪污是目的
為了更好地規(guī)范各糧食企業(yè)的銷售以及貨款的申貸和回攏,與糧食系統(tǒng)有業(yè)務往來的銀行部門,委托糧食局成立了結算中心。一些結算中心的負責人,伙同個別糧管所會計在收取糧管所交來的利息時,采取開“大頭小尾”收據的手段,(就是一聯按實際交的款數開,交給糧管所入賬,另一聯少開收款數入結算中心賬),從中套取差額部分款項,與糧管所會計私分。如我們辦理的原睢縣糧食局結算中心主任盧某貪污案,就是采取上述手段,分別與白樓、尚屯、尤吉屯糧管所的會計私分公款達8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0-11-14共同保證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2-24婚前貸款買房屬于共同財產嗎
2021-03-08怎樣通過申請支付令來要債
2021-02-15債務人如何對公司人格混同進行舉證
2021-03-21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私人地皮有土地使用證可以買賣嗎
2021-03-14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保價運輸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0-12-02如何才能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3-22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受益人先于被保險人死亡保險合同是否還有效
2021-03-25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閑置土地可以進行轉讓嗎
2020-12-27營業(yè)房拆遷時,按照住宅標準補償是否合理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