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案件中,玩忽職守與濫用職權的行為結伴而行,這時要認定其性質,則更要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程度。如出于間接故意,則屬濫用職權,否則則為玩忽職守。那具體我們該怎樣認定玩忽職守罪呢?我國法律規定的,玩忽職守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呢?請看以下內容吧。
一、怎樣認定玩忽職守罪
1、主體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體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即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軍隊、政黨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2、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是一種過失。
3、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4、客體要件
只有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才能構成犯罪。
二、玩忽職守罪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1、在處理玩忽職守案件中,要注意把握玩忽職守罪與工作失誤的界限
因工作失誤往往也會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在這一點上與本罪相同之處。但兩者有嚴格的區別:
(1)客觀行為特征不同。工作失誤,行為人是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而玩忽職守罪則表現為行為人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
(2)導致發生危害結果的原因不同。工作失誤,是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具體政策界限不清,管理上存在弊端,以及由于國家工作人員文化水平不高,業務素質較差,缺乏工作經驗,因而計劃不周,措施不當,方法不對,以致在積極工作中發生錯誤,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
而玩忽職守罪,則是違反工作紀律和規章,嚴重官僚主義,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等行為造成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在當前經濟改革,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一些失誤,造成某些嚴重的損失是難免的,這主要是總結經驗教訓的問題,必須與玩忽職守罪嚴格區別開來。但對于那些在國家法律政策不允許的情況下,借口改革,盲目決策,管理混亂,給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絕不能以工作失誤來蒙混過關,逃避罪責。
2、區分濫用職權與玩忽職守的界限
濫用職權是行為人意識到自己在行使權力,不該用而用,該用而不用,因而超越職權而濫用職權的行為;而玩忽職守則為行為人意識到自己是履行職責,由于各種原因而不履行職責或不認真履行職責。
因此,完全的擅離職守不會理解為濫用職權。只有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濫用職權才會與玩忽職守發生競合,不易區分。關鍵還是要看行為人的主觀態度,即濫用職權者認識到自己是在濫用職權,明知不該用,該用而不用,因此,對危害結果則是采取放任的間接故意;而后者則意識到自己在履行職責,該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認真地履行,其對危害結果,則是出于過失。
應注意的是,玩忽職守罪的行為方式一般為不作為,但有時也可以表現為作為。其中,作為形式的玩忽職守是指行為人積極地實施與其職務或者職責相背離的行為,致使國家、人民利益和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不作為形式的玩忽職守是指行為人消極地不履行職責或者職務,致使國家、人民利益和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經濟犯罪偵查措施有哪些
共同犯罪的分類有幾種,共同犯罪有哪些分類
無犯罪記錄證明有效期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楊勇軍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山東統河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原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司法辦主任,空軍優秀律師,中共黨員,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法律顧問處主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司法辦主任,擔任多個機關事業單位法律顧問,多次參與重大建設項目合同審查,在軍隊期間每年帶領法律骨干深入基層部隊開展法制教育,本人多次被空軍表彰為“優秀律師”,多次被市、區司法行政部門評為優秀律師,所領導的法律顧問處多次被空軍評為“先進法律顧問處”。已有十多年執業經歷,涉及民事、刑事、行政等各類案件,法律理論功底深厚,實踐經驗豐富。曾在中國軍法、山東法制報、法制與社會、天涯論壇、今日頭條等多家報刊網絡發表文章。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全文是怎樣的
2020-12-28繼承的房屋屬于二套房產嗎
2020-11-30行政拘留怎么撤銷案底
2020-11-17工傷醫藥費幾個月可以報
2020-12-13老年人再婚需要得到子女的同意嗎
2020-12-31贍養包括小孩嗎
2021-02-07什么是贍養
2021-03-01協警開了罰單怎么辦
2020-12-22因公殉職撫恤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鐵路貨損的索賠時效是多久
2021-02-21計算出口產品責任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3-01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建行被罰30萬,涉嫌什么違法行為
2021-03-03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車禍保險公司怎么賠償傷者
2020-12-27果園經營管理承包合同
2021-01-14土地承包未到期,可以被收回嗎
2020-12-10拆遷補償決定有效期多長時間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