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事前合謀受賄共犯?
共同受賄的,對參與者的刑罰不是以分贓所得數額為量刑的依據,而是按受賄的總額為參與者量刑的依據。如共同受賄20萬元并由多人均分的,只要是參與者,都按共同犯罪的總金額為量刑的依據,不是以分得贓款數額為量刑依據。
《刑法》第二十六條規定:組織、領導犯罪集團進行犯罪活動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為共同實施犯罪而組成的較為固定的犯罪組織,是犯罪集團。
對組織、領導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團所犯的全部罪行處罰。
對于第三款規定以外的主犯,應當按照其所參與的或者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
非特殊身份人員能否構成受賄罪的共犯
從我國刑法的規定來看,受賄罪的構成要件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本罪主體。
(2)、主觀方面是故意行為,過失行為不能構成。
(3)、侵犯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職務行為的廉潔性。
(4)、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罪的主體和客觀方面的特征決定了它是身份犯。所謂身份犯,是指法律規定的以行為人在行為時所具有的特定身份為定罪要件或法定量刑情節的犯罪。受賄罪的身份犯顯然是定罪要件。它不同與其他一般主體構成的犯罪。它以國家工作人員作為特殊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
在受賄罪的共同犯罪中,國家工作人員之間利用職務之便,實施受賄行為。成立受賄的共犯,是毋庸質疑的;國家工作人員與非國家工作人員是否構成受賄的共犯,即身份犯與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只有特殊主體資格才能構成的共同犯罪,理論界有不同的看法:
第一種觀點:非特殊身份人員不能構成受賄罪的共犯。法律依據是全國人大常委會1988年1月21日《關于懲治貪污罪賄賂罪補充規定》第四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從事公務的互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以共犯論處”。在本規定第一條第二款規定:“與國家工作人員、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人員或者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物的人員相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而1997年刑法中卻只保留了內外勾結的貪污罪共犯,即第三百八十二條第三款:“與前兩款所列人員勾結,伙同貪污的,以共犯論處”。實際上等于取消了《補充規定》對受賄罪共犯的規定。本著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的原則,應該認定無身份犯不能構成受賄罪共犯。
第二種觀點:1997年刑法雖然沒有明確規定無身份犯能否構成受賄罪共犯的問題,但在刑法分則無特別規定時,應適用刑法總-則關于共同犯罪的規定。這是總-則和分則的關系所決定的。參照共同犯罪的有關規定和分則中關于貪污罪共犯的規定,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與國家工作人員相勾結,伙同受賄的,仍應以受賄罪的共犯追究其刑事責任。
如何認定事前合謀受賄共犯?事前合謀受賄共犯的人要能夠及時進行,一旦錯過了供認的時間,等警方自己調查出來了就失去立功減刑機會了。認定事前合謀受賄共犯上面存在糾紛或是疑問的人,可以找律霸網上的律師幫助你詳細講解。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網絡著作權與傳統著作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14欠條沒有手印生效嗎
2021-01-02民事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
2021-03-18國有資產的拍賣程序介紹
2021-02-16協議離婚雙方多久能離婚
2021-03-16如何申請交通事故傷殘鑒定
2021-01-31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農村房屋確權發證的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04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人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021-01-30簽派遣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區別
2020-12-05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公司裁員如何爭取賠償
2021-02-12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簽訂和執行的原則是什么
2021-02-20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征以及概念是什么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