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真的是已經(jīng)習慣了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將別人的命運玩弄于鼓掌之中,權錢交易在某些人的眼中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當事人在社會生活當中的座右銘,最近幾年來爆發(fā)的一些非典型性的職務犯罪,就體現(xiàn)了在職務犯罪這一領域的復雜性。可能很多人對非典型性職務犯罪這個概念在理解的時候會覺得有些吃力。
一、非典型性職務犯罪主要是包括哪些罪名?
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檢察機關管轄53種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劃分為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第八章)、瀆職罪(第九章)和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貪污賄賂犯罪,在我國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個條文,規(guī)定了十二個罪名(第394—396條),包括:
1、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賄罪
4、單位受賄罪
5、行賄罪
6、對單位行賄罪
7、介紹賄賂罪
8、單位行賄罪
9、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
10、隱瞞境外存款罪
11、私分國有資產(chǎn)罪
12、私分罰沒財物罪
瀆職罪在我國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條規(guī)定了34個罪名。
包括:
1、濫用職權
2、玩忽職守
3、枉法追訴裁判罪
4、私放在押人員罪
以上是非典型性職務犯罪種類
二、公安干警職務犯罪的特點有哪些?
政法干警職務犯罪,相較于其它類型職務犯罪,其特點有著相似之處,但也有其獨特的一面,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用職權,以案謀私
個別政法干警利用手中職權撈取好處,以權謀私,以案謀私,玩忽職守。如有的干警明知工作無小事,但在具體執(zhí)行上制度不落實,管理、教育不到位,為謀取“小集體利益”枉法處罰。個別基層派出所為了謀取“小集體”利益,采取打白條或用非罰沒收入收據(jù)收取保證金或非法所得等,為“小集體”聚財。如:金沙縣院辦理的某鎮(zhèn)派出所副所長程某某私分罰沒財物一案,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他們?yōu)榱酥\取利益,不僅違法私設罰沒款項,而且通過向非法采礦業(yè)主和非法非法運輸煤炭的業(yè)主收取罰沒款項當成為派出所掙錢、為派出所干警謀福利的工具。煤礦業(yè)主只要向他們交納罰款后就可以無證濫挖濫采,非法運輸,嚴重危害了煤礦管理秩序。而且這種問題存在較為普遍。
(二)忘記職責,貪贓枉法
個別政法干警缺乏責任心和正義感,忘記自己作為政法干警,維護公平正義,執(zhí)法為民的職責,在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的時候依然無動無衷,不履行職責,反而貪贓枉法。如:賀某某職務犯罪案,賀某某在擔任某鄉(xiāng)鎮(zhèn)法庭副庭長期間,利用政府委托法庭處理煤礦地質災害的機會,不僅不為蒙受財產(chǎn)損失的鄉(xiāng)村群眾主持公道,維護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反而利用職權大肆收受煤礦業(yè)主的賄賂,貪贓枉法,為煤礦業(yè)主出謀劃策,盡量壓低地質災害賠償標準,使老百姓的合法權受到損害。
(三)犯罪人員多為政法部門負責人或掌握實權的關鍵崗位人員
從司法人員貪污賄賂犯罪案件分析,具有領導職務的人員占100%。從工作表現(xiàn)來看,多數(shù)都是單位的骨干力量,他們一般都掌握一定的決策權或者處分權,有的在執(zhí)法過程中成為被拉攏腐蝕的重點對象;有的對工作不負責而失職瀆職,有的為了謀取利益而濫用權力等等。如:程某某涉嫌私分罰沒財物一案中,程某某系派出所副所長兼內勤,負責管理本所的財務收支,是直接的責任人,在罰沒款的處理上起重要的作用。
(四)司法工作人員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犯罪比例較大
目前,一些司法機關在收費、收取罰沒款、凍結扣押款、贓物處理方面的管理不規(guī)范,容易誘發(fā)貪污、挪用公款、私分罰沒財物等職務犯罪的發(fā)生。個別司法人員利用收費、收取罰沒款、凍結扣押款、贓物處理職權,采用各種手段貪污、挪用公款、私分各種款項供個人使用。而利用職務之便收受、索取賄賂則是司法人員職務犯罪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司法人員履行的裁定權、處分權往往成為個別司法人員進行權錢交易的工具。
(五)社會影響大,危害嚴重
由于司法工作人員身份特殊,且執(zhí)法活動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司法人員職務犯罪往往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影響干群關系,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引發(fā)群眾上訪,給社會帶來諸多不安定因素。如:犯罪嫌疑人程某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由于該鎮(zhèn)派出所對非法煤礦的開采打擊不嚴,對非法煤礦的開采、運輸、銷售往往采取罰款了事,特別是將罰款收入作為發(fā)放“特勤費“的做法,放縱了當?shù)氐倪`規(guī)開采、無證開采行為。由于打擊不嚴,該鎮(zhèn)一業(yè)主陳某在該鎮(zhèn)長期從事非法采煤活動,導致在2009年該采煤窩點發(fā)生一起瓦斯燃燒事故,造成9人死亡、4人受傷的較大事故,在社會上造成惡劣影響。
實質上,非典型性職務犯罪就是說當事人的某些犯罪行為,雖然說從表面上來看不屬于職務犯罪,但是本質上都是利用了自己手中的職權的,包括我國刑法當中規(guī)定的挪用公款,單位行賄,私分國有資產(chǎn),玩忽職守等這些行為都屬于非典型性的職務犯罪,如果不是公民或者國家賦予當事人的某些職權,當事人也是不一定就會走上某些犯罪道路的。
職務軟件著作權歸誰
挪用公款罪和職務侵占罪的區(qū)別是什么?
職務侵占罪司法解釋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字號可以用作商標嗎
2020-12-02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車被扣了怎么辦罰完款才能拿車嗎
2021-03-23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辭退員工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嗎
2021-03-17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什么情形適用于勞務合同
2021-01-01什么是企業(yè)勞動爭議調解
2021-01-10勞動仲裁委查檔案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1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人身保險新產(chǎn)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公司裁人是按照交的保險賠償嗎
2020-12-23被車碰了該怎么理賠
2020-12-21幫助別人騙保險如何定罪
2020-12-04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車險拒賠能申訴嗎
2020-12-04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2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