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會有一些人憑借自己的職位,來謀取私利,這會是一種犯罪行為,只要符合犯罪的要件,就會構成職務犯罪。然后,我國的司法系統就會把這類的案件進行審理,而在庭審的時候,是可以進行旁聽的。那么,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會引起那些值得思考的事情呢?
職務犯罪
一、概括
1、什么是職務犯罪
在這個名詞里面我們必須了解什么是“職務”。“職務”在我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內容復雜的組合性概念。目前在我國的職務分類中主要有:法定職務、事定職務、執行職務、管理職務、決策職務、臨時職務、固定職務、領導職務、非領導職務等等,我國的職務分類大典中記載有:8大類,66個中類,413個小類,1838個職業。 在職務這個名詞中,所謂的“職”:就是職責、職權、職掌、這個職業就是“掌管”的意思。“務”呢,就是由職而產生的,所應承擔的任務、事務、也就是具有一定的“職”,就要承擔一定的事物,同時,根據職務的不同,相應地承擔的責任也不同。 職務犯罪的概念就是:指國家工作人員、企業工作人員或者其他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對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職責,破壞國家對職務的管理職能,依照刑法應當受到處罰的行為的總稱。
2、職務犯罪的構成及其要件
要了解職務犯罪的構成就必須知道一般犯罪的構成我國刑事法律中規定,某一行為構成犯罪所必需的主觀與客觀要件的總和。這種主觀要件與客觀要件是法定的是一般犯罪的基本要求。
(1)職務犯罪主體:職務犯罪的主體在我國法律中規定: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二是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工作人員、三是人民團體中的工作人員、四是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的委托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
(2)職務犯罪的主觀要件: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危害后果,所持的一種心理與心理狀態。
(3)職務犯罪的客體要件:侵害的是國家對職務活動的管理職能。
(4)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
我國法律規定職務犯罪的客觀要件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一是利用職務之便;二是濫用職權;三是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務。
二、種類
修訂后的刑法規定,檢察機關管轄53種國家工作人員職務犯罪,劃分為三大類:貪污賄賂犯罪(第八章);瀆職罪(第九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的犯罪。 貪污賄賂犯罪,在我國刑法中第八章中用了十五個條文,規定了十二個罪名(394—396)包括:
1、貪污罪
2、挪用公款罪
3、受賄罪
4、單位受賄罪
5、行賄罪
6、對單位行賄罪
7、介紹賄賂罪
8、單位行賄罪
9、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
10、隱瞞境外存款罪
11、私分國有資產罪
12、私分罰沒財物罪。
瀆職罪在我國刑法第九章中用了二十三條規定了34個罪名。
包括:
1、濫用職權
2、玩忽職守
3、枉法追訴裁判罪
4、私放在押人員罪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犯罪有七個:
1、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罪
2、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搜查罪
3、刑訊逼供罪
4、暴力取證罪
5、虐待被監管人罪
6、報復陷害罪
7、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破壞選舉罪。
三、特點
貪污受賄多職務犯罪種類多表現為貪污罪和受賄罪。2010年審結的貪污賄賂案占同期總數的84%;其次是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等瀆職犯罪。涉及領域廣權力集中的部門和崗位職務犯罪多發,資金密集領域和行業職務犯罪現象嚴重,民生領域的職務犯罪逐年增多。億元案迭出犯罪數額巨大的案件時有發生,達到數千萬元甚至上億元。此類案件案中有案、案外有案,“窩案”、“串案”頻發,案件牽涉面廣。作案智能化隱蔽化、智能化、期權化現象突出,通過收受“交易”差價、“股份”分紅、“投資”收益等形式收受賄賂較為普遍,增加查辦懲處難度。
四、表現形式
(一)瀆職侵權犯罪主要表現。
一是不正確履職放縱違法犯罪;
二是違法、越權處理公務;
三是執法監管監察不作為;
四是以罰款代管、代刑;
五是野蠻執法;
六是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
七是違法違規發放相關證照;
八是賄選、騙選、破壞選舉等。對瀆職侵權犯罪認識上的存在錢只要自己不揣腰包就沒有問題、瀆職侵權犯罪最多就是工作失誤、平庸不是錯自己什么也不干就不會犯罪等認識上的誤區,導致重視不夠,易發生瀆職侵權問題。
(二)賄賂犯罪主要表現。
一是權力資本化,包括入干股,少投資多收益等;
二是權力期權化,事先約定,離職后收錢。
三是自己用權,家人、親友收錢;
四是辦事后收取感謝費;
五是賭博時接受行賄人出資墊底錢。賄賂犯罪已經成為職務犯罪中最突出的類型,犯罪的表現形式也是在不斷變化.
關于旁聽職務犯罪案件庭審的思考差不對就是這些了。公民在進行職務上的工作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公正,防止以權謀私。否則一旦憑借職務之便,謀取私利,收受賄賂,這樣構成的職務犯罪是會受到嚴懲的。它大致就是瀆職侵權會和賄賂犯罪這兩種表現形式。
瀆職罪量刑標準
瀆職罪的主體包括哪些
瀆職罪司法解釋全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若雙方離婚,財產歸另一方約定是否有效
2021-02-22前車肇事后逃逸又遭后車碾壓如何定罪
2021-03-10從事非法改裝汽車的企業如何處罰
2020-11-09如何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的刑罰
2021-01-04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離婚之后對于共同財產如何分割,離婚財產分割最新規定
2021-02-05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交通事故從起訴到發傳票是多少天?
2021-03-19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公司法人有什么權利,哪些人不得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2021-02-14房屋建筑包括的范圍有哪些
2021-03-02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新大洲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0-11-22不能投保貨物運輸保險的物品
2021-03-26家庭財產保險索賠的注意事項
2021-03-02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保險合同條款要遵循什么原則
2021-01-19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1-11藥品超出保險條款范圍 法院判決保險公司賠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