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殘等級的鑒定與殘疾賠償金的賠償一、傷殘等級的鑒定傷殘的定義:傷殘是指因損傷所致的人體殘疾,包括精神的、生理功能的和解剖結構的異常及其導致的生活、工作和社會活動能力的不同程度喪失。傷殘評定標準:道路交通事故和非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等級鑒定標準適用《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傷殘等級評定時機:應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損傷或確因損傷所致的并發癥治療終結為準。對治療終結意見不一致時,可由辦案機關組織有關專業人員進行鑒定,確定其是否治療終結。醫療終結是指傷者經采取醫療手段對傷情進行診治,而致損傷痊愈、好轉或穩定,預后一般不需再實行特殊治療。醫療終結可以按照以下標準判斷:(1)損傷在現代醫療水平的情況下,按照一般醫療常規,繼續治療已無意義。(2)傷者所遺留的功能障礙處于穩定狀態。(3)治療措施結束后須有一定康復期。二、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殘疾賠償金:是指給予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的經濟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的“殘疾賠償金”與2001年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一項規定的“殘疾賠償金”兩者內涵是不一致的,前者為財產損害賠償,后者為精神損害撫慰金一種方式,屬于精神損害賠償范疇。殘疾賠償金的賠償依據: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給予賠償。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1)傷殘賠償指數:是指傷殘者應當得到的傷殘賠償的比例。傷殘賠償指數是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GB18667-2002)3.6規定,以傷殘者的傷殘程度比例作為傷殘者的傷殘賠償比例。一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100%,二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90%,三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80%,四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70%,五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60%,六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50%,七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40%,八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30%,九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20%,十級傷殘的傷殘賠償指數為10%。(2)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即多等級傷殘者,最高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在交通事故傷殘評定中,受害人可能存在多部位的損傷,如頭面部損傷、胸腹腔臟器損傷、肢體損傷等同時存在,按照傷殘評定標準應當分別評定傷殘等級,導致受害人有多等級的傷殘。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就是以多個等級傷殘中的最高一個傷殘等級的賠償比例,如最高傷殘等級為一級,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為100%;如最高傷殘等級為二級,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為90%;如最高傷殘等級為三級,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80%,依次類推。(3)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即增加一處傷殘所增加的賠償比例,用百分比(%)表示。二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9%,三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8%,四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7%,五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6%,六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5%,七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4%,八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3%,九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2%,十級傷殘的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為1%。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公式(1)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下的人)=傷殘賠償指數×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20年(2)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上的人)=傷殘賠償指數×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20年-增加歲數)(3)殘疾賠償金(75周歲以上的人)=傷殘賠償指數×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5年多等級傷殘者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公式(1)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下的人)=(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20年(2)殘疾賠償金(60周歲以上的人)=(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20年-增加歲數)(3)殘疾賠償金(75周歲以上的人)=(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傷殘賠償附加指數)×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純收入×5年(4)多等級傷殘者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公式使用說明:如果傷殘等級最高處的傷殘賠償指數與傷殘賠償附加指數之和超過100%,則按100%計算賠償比例。因此,如果最高傷殘等級為一級,就無須計算傷殘賠償附加指數。特殊情況下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殘疾賠償金的賠償多少是依據交通事故受傷人員的傷殘等級確定。傷殘等級評定標準是以一般人員的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和社會交往能力的喪失程度為依據,劃分不同的傷殘等級。未考慮特殊人群的勞動能力喪失程度,作為評定傷殘等級的參考標準。有些傷殘等級較低,甚至不構成傷殘等級,但造成受害人的特殊職業的勞動能力嚴重喪失,如鋼琴演奏家的手指缺失、芭蕾舞蹈演員下肢功能部分喪失、播音員的失音等。有些傷殘,甚至較高等級的傷殘,可能不影響受害人的實際收入,如退休人員的傷殘不影響退休工資收入、食利人群的傷殘也不影響他們的經濟收入。殘疾賠償金不屬于精神損害賠償,而與勞動能力喪失程度密切相關的財產性質的損害賠償。因此,受害人傷殘沒有影響實際收入的和嚴重影響職業勞動能力的二種情形的殘疾賠償金賠償可以低于標準賠償或者高于標準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二款規定:“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殘疾賠償金的調整的幅度根據職業勞動能力影響程度大小作為依據,可由雙方當事人協商或者法官自由裁量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鑒定和醫療事故處理程序
2021-01-12商標授權價格應該怎么確定
2021-03-15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車被扣了怎么辦罰完款才能拿車嗎
2021-03-23女方爭取撫養權的有利條件需要哪些
2021-01-17法院保全房產能不能過戶
2021-01-17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1-24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一般調解程序
2020-11-17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本案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的代位求償權能否成立
2020-12-21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保險違約如何去防范
2020-12-25保險條款解讀-車險
2021-02-23土地轉讓
2020-11-21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么
2020-12-24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拆遷補償標準多長時間更新一次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