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使用騙取的公款是否構成挪用公款罪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使用騙取的公款是不會構成挪用公款罪的,騙取公款并不是挪用公款的行為,一般是構成詐騙罪,而不是挪用公款罪。
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三個月未還的,是挪用公款罪,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數額巨大不退還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從重處罰。
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挪用公款罪在主觀方面的特點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為人未經批準或許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許可或間接明示的默許),違反規章制度私自動用公款。其中,規章制度具有廣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兩層含義:一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故意違反有關公款使用的規章制度,未經合法批準、許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為目的是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為的目的包括:
⑴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⑵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
⑶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準備歸還,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歸還,也不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使用騙取的公款是不會構成挪用公款罪的,騙取公款并不是挪用公款的行為,一般是構成詐騙罪,而不是挪用公款罪。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國有資產產權轉讓(拍賣)程序
2021-01-14軍人提出離婚的管轄范圍是怎樣規定的
2021-01-05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學校沒收手機是違法嗎
2020-12-17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什么是保險合同糾紛
2020-12-22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2-22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非機動車拒賠同等責任賠付如何處理
2021-02-12農村集體土地對外承包合同成立的條件有哪些
2021-02-20城市房屋征收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10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街道辦組織征地拆遷,簽補償協議,他們是合法主體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