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二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p>
聚眾斗毆罪,規定了四種加重情節,在實務中前三種爭議不大,難以把握的是第四種持械聚眾斗毆的情形。
如何認定持械聚眾斗毆
實務中,既有事先預謀持械,又有臨時持械;既有全部持械,又有部分持械;既有雙方持械,又有單方持械。對于各種情況,如何認定行為人是否“持械”?
筆者認為,這要運用共同犯罪的理論,貫徹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進行分析,對每一行為人認定時具體切入點是看他是否認識到自己在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
如果系預謀的“持械”,聚眾斗毆的各參加人對“持械”當然具有共同的認識,并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因此,在聚眾斗毆過程中,無論個別參加者是否實際使用械具,“持械”行為已因共同犯意而結合成為共同犯罪人的共同犯罪行為,故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者均認識到自己系與他人配合實施持械聚眾斗毆的行為,即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罪故意,則對之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如果聚眾斗毆者雖臨時持械,但在斗毆前或斗毆時聚眾斗毆參加者均認識到自己系與他人配合實施持械聚眾斗毆的行為,即形成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罪故意,則對之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如果聚眾斗毆者間未形成與他人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的意思聯絡,達成持械聚眾的共同故意,則聚眾斗毆參加者雖有臨時持械者,對首要分子與其他積極參加者亦不能以持械聚眾斗毆論。如果一方持械而另一方未持械的,對持械一方按上述原則加以認定,而未持械一方不可能認識自己在與對方配合持械聚眾斗毆,缺乏持械聚眾斗毆的共同犯意,所以不應認定為“持械”聚眾斗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扭送人途中反抗受傷可以索賠嗎
2021-02-242020年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債務訴訟時效該如何計算
2021-02-10交通事故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1-01-16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小產權房同開發商劍訂合同有效嗎
2020-12-16降薪降崗變更合同怎樣維權
2020-11-18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試用期過了卻沒有績效工資合法嗎
2020-12-16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現行的家庭財產保險險種對比
2021-03-19失能保險的給付方式是怎樣的
2021-03-18機動車解除保險合同保費計算辦法
2021-03-02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保險公司的定義是什么
2020-12-10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
2021-03-01保單遺失,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1-30保險理賠沒下來保證金怎么寫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