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因此引發的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作出終審判決,判決**公路公司對保險公司已經賠付的吳某損失承擔60%的賠償責任。
2012年6月5日,吳某駕駛一輛奔馳小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撞上行車道上的一鐵塊發生了事故,造成車損近21萬元,保險公司根據吳某的申請,對損失進行了理賠。后保險公司以**公路公司沒有及時發現并清除高速公路上散落的鐵塊導致事故的發生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公路公司賠償其已支付的保險賠償金。**公路公司向法院提交了2012年5月1日至6月10日的高速公路路政巡查記錄及養護日常巡查表,證明其已按照規定履行了對高速公路的巡查和養護義務,不存在過錯。
法院經審理認為,**公路公司作為收費高速公路的經營管理者,未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其全面履行為通行車輛提供安全、正常行駛路況的法定義務,致使吳某駕駛的車輛在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應承擔相應責任。考慮**公路公司對高速公路巡查、養護的情況,結合高速公路的經營收益與預防控制損害的成本等因素,酌情認定**公路公司應對吳某的損失承擔60%的賠償責任。保險公司向吳某履行賠付義務后,有權在其保險理賠金額范圍內向責任方代位求償。據此,法院最終判決**公路公司向保險公司支付損失理賠款的60%,合計12.55萬余元。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九條就交通事故責任作了科學的劃分。這就是一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違章行為一方應當負全部責任,其他方不負交通事故責任;
兩方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負主要責任,另一方負次要責任;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相當的,兩方負同等責任。三方以上當事人的違章行為共同造成交通事故的,根據各自的違章行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大小劃分責任。
遇有特殊情況時,交通事故責任劃分,《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分別規定采用責任推定的辦法進行。
當事人一方有條件報案,而未報案或者未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逃逸或者故怠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全部責任。
當事人各方有條件報案而均未報案,或者末及時報案,使交通事故責任無法認定的,應當負同等責任。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發生交通事故的,機動車一方應當負主要責任,非機動車、行人一方負次要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申請材料要準備哪些
2021-02-03勞動糾紛中沒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0-11-26公司融資后倒閉怎樣去處理
2021-01-01公司驗資金要多久
2020-12-12生產費和撫養費如何算
2020-12-25婚前隱瞞債務是詐騙嗎
2020-11-26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管轄小結
2021-02-28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解除合同通知對方有期限嗎
2020-12-06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江西藍天學院專職人員調崗申請表
2020-11-29可以投1年以內的短期交強險嗎
2021-01-17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什么是人身保險
2021-02-07保險公司緣何敗訴
2021-03-26買保險法律怎么保護
2020-12-19什么是保險責任準備金
2020-11-19保險法上的近因原則是怎樣的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