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眾斗毆罪的財產損失由行為人賠償
聚眾斗毆中的財產損失該怎么定性的問題一直是有爭議的。
1、一種觀點認為,應以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數罪并罰。理由是,聚眾斗毆罪侵犯的是簡單客體,即社會公共秩序,人身、財產權利不能成立聚眾斗毆罪的客體。因此,如果行為人在聚眾斗毆過程中致人傷亡的,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之規定,只有聚眾斗毆罪造成人員重傷、死亡的才轉化定罪,如果僅造成被害人一般性傷害(非重傷),則應當以聚眾斗毆罪與故意傷害罪進行并罰。而在聚眾斗毆造成財產毀損的情況下,由于刑法并未規定可以轉化成故意毀壞財物罪,故不論行為人所造成財產毀損之價值大小,均應當以聚眾斗毆罪與故意毀壞財物罪實施并罰。
2、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以聚眾斗毆罪來認定,但應將故意毀壞財物數額巨大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其理由是聚眾斗毆罪侵犯的系復雜客體,即在侵害社會公共秩序的同時,也侵害了他人生命健康乃至財產權利,并進一步將上述三項客體區分為主要客體(公共秩序)與次要客體(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或者必要客體(公共秩序)和隨意客體(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無論是將聚眾斗毆罪三項客體劃分為主要與次要客體,還是劃分為必要與隨意客體,二者均認為對人身、財產權利的侵害屬于該罪的犯罪客體,故在聚眾斗毆犯罪中致人輕傷(根據刑法擬制條款,如果致人重傷或死亡的,直接轉化為故意傷害或故意殺人罪)或者致財產重大損失的,直接以聚眾斗毆犯罪認定即可,無需另外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毀壞財物罪,并實施數罪并罰。
3、筆者認為,將人身權利與財產權利作為該罪的次要客體也是不適當的。盡管聚眾斗毆罪往往可能同時侵犯一定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但聚眾斗毆行為只是“往往”而非“必然”造成對他人人身權利或者財產權利的侵犯,如果認為他人的生命權和財產權也是本罪的犯罪客體,則在聚眾斗毆行為沒有侵犯他人生命權和財產權的情況下就不構成本罪,而這無疑極大地縮小了本條適用的范圍,也不符合聚眾斗毆行為本身的性質。
聚眾斗毆致財產權利遭到重大侵害時,不應將故意毀壞財產罪與聚眾斗毆罪實行并罰,而應當擇一重罪處罰.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銀行可以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嗎
2021-03-01合伙企業可以適用破產法嗎
2020-12-17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房地產權屬調查包括哪些方面的內容
2020-12-17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終止條件是什么
2021-01-02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
2021-03-08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可以理賠多少
2021-01-02如何書寫保險理賠申請書
2021-01-10冒領社會保險是否會進入社保失信人名單
2021-02-21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保險人對投保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22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殘廢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