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犯罪的辯護技巧有哪些
販賣毒品辯護技巧有:販賣毒品的品種數量是否成立、是否構成從犯、是否為未成年人犯罪、是否存在立功情節、審查程序是否合法、是否存在超期羈押的情況、是否可以適用于緩刑等,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律師辦理普通刑事案件,對控方的證據,采取對抗性的方向來進行操作;而對毒品犯罪案件,如果也采取此類方式,就把辦案思維固化了,就會出現常規的錯誤,形成無效辯護,甚至走向對當事人不利的境地。
一、誘惑偵查
如果案件一開始有一個人,這個人后來沒有了,或者公安機關出具一個說明,說這個人找不到了,這個人無疑就是誘惑偵查。
監視控制,通過內線(偵查人員的臥底)或外線(利用的是吸毒人員等能夠控制的微量的販賣人員)
二、特情介入
我們找不到誘惑偵查的時候,我們的下一個著眼點就是找特情介入。特情介入(在偵查學中,叫特請貼靠)可以歸結為機會引誘,是為公安機關收集交易信息的,就是犯罪人有犯意有過程但是得不到信息而通過打入的內線或外線撲捉這樣的信息然后進行監視,然后進行控制下交付。其和誘惑偵查是不一樣的,大連會議紀要明確規定,不管是犯疑引誘還是數量引誘,都明確規定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并在量刑的時候從輕處罰。
以上節點,區分開了誘惑偵查和特情介入。
三、控制下交付
犯罪分既遂和未遂,毒品販賣活動包括賣方和買方,在監視控制下,在進行買賣交易的時候進行抓捕,這個時候,對偵查機關來講,案子就進入到尾聲。收尾工作就是搞筆錄、呈報結案的過程。
控制下交付,從刑事辯護的角度出發,是未遂情節。這個情節,盡管我們律師在很多案件中也提出過,大多都沒被采納,但是最高法在其指導性案例中確定控制下交付也是不判處死刑的。理由在于,控制下交付使毒品沒有流向社會,對社會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危害或者說危害比較小。所以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中說,雖然販賣毒品的數量比較大,達到了夠判處死刑的數量,但由于偵查部門采取的措施導致這么大數量的毒品沒有從流通環節流向市場,一般不判死刑立即執行。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無故辭退員工應該怎么賠償
2021-02-08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侵犯知識產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1-17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交通事故死亡多少錢
2021-02-28發生車禍后怎樣收集證據
2021-02-14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判刑
2020-11-28吃霸王餐怎么處罰
2020-12-02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當事人對合同可以約定附條件嗎
2020-12-15繼承房屋產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1-02-10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什么是證據保全
2020-12-16單位集資房是二套房嗎
2021-01-16小型股份公司章程是怎樣的
2020-12-18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勞動爭議一審結束仲裁還有效力嗎
2021-02-10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保險合同的訂立與生效是怎樣的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