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分本罪與盜伐林木罪的界限。兩者都侵犯國家保護林業資源的管理制度,在認定犯罪時應當參照有關保護森林的法規,而且兩種犯罪往往交織在一起。但是,這兩種犯罪的性質不同。過去理論上一般認為,區分濫伐和盜伐的界限,以是否經過主管部門的批準并取得采伐證為標準。濫伐是指經主管部門同意,但未按采伐證規定任意采伐的行為;盜伐是未經主管部門同意,秘密采伐的行為。但是,由于森林法施行之后,集體或者個人承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承包種植的林木歸承包的集體或者個人所有。因此,不經主管部門批準而采伐本單位或者個人所有的林木的,顯然不宜再以盜伐林木罪論處。所以,以林木的歸屬為區分濫伐和盜伐界限的標準成為通說。濫伐林木罪采伐的是歸本單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所有的林木;盜伐林木罪采伐的是歸國家、集體或他人所有的林木。根據前述司法解釋,明知林木權屬不清,在爭議未解決前,擅自砍伐林木,情節嚴重的,應確定林木歸權屬,分別根據具體情況,按盜伐林木罪或濫伐林木罪追究刑事責任;林木權屬難以確定的,按濫伐林木罪懲處。
根據《國家林業局、公安部關于森林和陸生野生動物刑事案件管轄及立案標準》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立案起點為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或者幼樹500株至1000株;濫伐林木5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2500株以上,為重大案件;濫伐林木100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樹5000株以上,為特別重大案件。
相關法律
《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條:第二款違反森林法的規定,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數量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量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森林法》第三十九條:盜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賠償損失;由林業主管部門責令補種盜伐株數十倍的樹木,沒收盜伐的林木或者變賣所得,并處盜伐林木價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
盜伐、濫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希望可以幫您解決相關的問題。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在本網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簽勞動合同可以進行勞動調解嗎
2021-02-20申請書工傷認定要多長時間才能知道結果
2021-01-26公司法和企業法有什么區別
2021-02-06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是怎么樣的
2020-12-13租賃權與抵押權發生沖突,哪個權利更優先?
2020-11-16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夫妻一方離家出走的離婚程序
2020-12-01民法典包括勞動法嗎
2021-01-24精神損失費賠償標準2020
2020-12-05離職勞動仲裁需要請律師嗎
2020-12-05贈與物還沒交付可以撤銷嗎
2020-12-29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保險的作用具體有哪些
2021-02-11探析保險合同之不可抗辯條款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