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醫療事故罪的行為有哪些
1、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醫師資格從事醫療活動的;
2、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辦醫療機構的;
3、被依法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期間從事醫療活動的;
4、未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從事鄉村醫療活動的;
5、家庭接生員實施家庭接生以外的醫療行為的。
司法解釋還規定,下列情形之一應認定為“情節嚴重”:
1、造成就診人輕度殘疾、器官組織損傷導致一般功能障礙的;
2、造成甲類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有傳播、流行危險的;
3、使用假藥、劣藥或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的衛生材料、醫療器械,足以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
4、非法行醫被衛生行政部門行政處罰兩次以后,再次非法行醫的;
5、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醫療事故的民事責任包括哪些
這種醫患之間的契約關系中,院方的民事責任主要有:
1、締約過失責任。指當事人于締約之際具有過失,從而導致合同不成立、無效或被撤消,使它方當事人受有損失或者因當事人違反對他人的照顧和保護義務,使他方當事人受有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情形。如患者為了就診進入醫院但還沒有掛號時受到院方過失傷害,常見的有:急診找不到醫護人員、掛號室拒收大額現鈔、導醫錯誤、醫院路滑或不平使患者受到傷害等情形,就屬于締約過失責任,因為此時醫患雙方的當事人是為締約契約而接觸磋商,已由一般普通關系進入特殊聯系關系,相互之間建立了一種特殊的信賴關系,雖非以給付義務為內容,但依誠信原則,仍產生了協力、通知、照顧、保護、忠實等。
2、違約責任。指當事人雙方不履行合同債務時,依法產生的法律責任。在醫療合同中主要是醫院(債務人)沒有按約定或規定履行義務,如沒有及時搶救患者或耽誤治療時間(遲延履行)、沒有按約定或診療常規醫治患者(不完全履行)、在診治過程中由于過失而致醫療事故發生(加害給付)等。
在我國的《民法通則》中,第134條規定了十種責任承擔形式,其中比較適合醫療糾紛的形式主要有賠禮道歉、恢復名譽和賠償損失等。當然雙方也可以通過中介組織的調解來解決糾紛。
3、違反后合同義務的責任。后合同義務是隨著合同關系的進展,依事態情況而發生的附隨義務。如病人出院后,由于院方沒有明確告知服藥的方法和劑量而致患者錯誤服用而受到傷害時,或患者在診治結束后院方沒有保護患者的隱私,予以暴露或張揚,或擅自將其可辨認當事人的照片用于論文的發表,或患者在他院治療時需要既往的病史記錄,而保存病歷的院方拒不提供病歷等臨床資料并造成患者損失的,就違反了合同關系中的后合同義務。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關法律知識。面對醫療事故的時候要能夠及時的去追究責任,但必須要用合法的方式和渠道,不能夠一直采用非法偏激的手段。面對構成醫療事故罪的行為的人應該要積極維權,可以找律霸網上的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后起訴保險公司時效是多久
2021-01-297萬的車輛的保全費收取多少
2021-01-21子女贈予父母的房產可以變更回來嗎
2020-11-30代位繼承的定義
2021-02-13承諾書是否為合同性質
2021-03-14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8樓安裝空調摔下去業主賠償嗎
2021-03-15校園霸凌到底該如何預防
2021-01-16房屋火災屬于意外險嗎
2020-12-04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保險合同生效后十日內可以取消嗎
2021-01-18保險公司所需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7陳某訴一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0-11-2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交通事故保險不理賠怎么辦
2020-11-13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違反保險法的行為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2021-01-17保險理賠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05保險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2021-03-13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