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授犯罪方法罪罪與非罪的界限是什么
傳授犯罪方法罪,是指用語言、文字、動作、圖象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向他人傳授實施犯罪的具體經驗和技能的行為。犯本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傳授犯罪方法罪怎么界定主要內容如下:應把傳授犯罪方法罪與那些沒有犯罪意圖的落后言行、工作中的過錯等加以區別。例如,講低級庸俗的故事,散布不健康的語言與表演動作,寫作或出版低級的作品,屬于落后言行;在正常宣傳工作中不慎擴散了一些犯罪方法,屬于工作中的缺點錯誤。至于司法工作者在職務范圍內講述、剖析犯罪方法,體育工作者問他人傳授健身、防身的武術等,均屬于正常的行為。有些行為要作具體分析,如教他人修配鑰匙的技術,如出于犯罪意圖,即是傳授犯罪方法罪,如為了謀生就業,則是合法行為。
傳授犯罪方法罪一罪與數罪的界限
1、本罪所傳授的對象一般都是已具備某一種或幾種犯罪決意,但實施中不乏原本沒有犯罪意圖或沒有傳授者所傳授的犯罪的犯罪意圖,由于傳授者的傳授,才得以產生了原來沒有的犯罪決意。這時,行為人的行為是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傳授犯罪方法罪和教唆犯罪兩個罪名,這是想象競合犯,只能作為一罪處理,不存在數罪并罰問題。
2、傳授犯罪方法罪的行為人基于傳授犯罪方法,其手段行為或結果行為又觸犯其他犯罪的,因前后兩個行為存在著手段行為與目的行為或目的行為與結果行為的牽連關系,雖分別有兩個故意、兩個不同的犯罪行為,是實質上的數罪,但是,按照我國刑法理論,這種情況還是當作一罪處理,從一重罪處罰,而不實行數罪并罰。
3、傳授犯罪方法罪的行為人在向他人傳授犯罪方法后,又與被傳授人一起運用自己所傳授的犯罪方法共同進行犯罪的,由于行為人主觀上有兩個故意,客觀上又實行了兩個犯罪行為,且這兩個犯罪行為之間不存在牽連關系,侵犯了兩個直接客體,符合兩個犯罪構成,構成兩個獨立的犯罪,應該實行數罪并罰。
上文就是傳授犯罪方法罪罪與非罪、一罪與數罪的界限問題,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傳授犯罪方法罪在主觀上甚至比別的故意犯罪更加嚴重,因為他可能致使一個僅有犯意的人走向歧途,因此我國立法對此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歡迎登錄律霸網主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法院公告費收費標準
2020-12-19國家賠償是指什么,哪些情形可以去申請國家賠償
2021-01-09辦口罩廠需要哪些資質
2021-02-03行政處罰超過多長時間不再罰
2020-12-17公民到法院起訴離婚有什么程序
2020-12-09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冷暴力屬于校園欺凌嗎
2021-01-01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合同撕毀后還有效嗎
2020-11-28雇傭關系賠償有免責嗎
2020-11-21土地使用權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20簽了就業協議又想解約
2020-12-16不繳納工會費還可不可以享受工會的權利
2021-03-10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產品責任中警示的內容是什么
2020-12-08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1-03-142020飛機航班延誤賠償
2021-02-15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