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亂法庭與妨害公務罪有什么區別
1、侵犯的客體不同。擾亂法庭秩序罪的客體僅為法庭秩序,范圍比較窄,而妨害公務罪的客體是國家工作人員的公務活動,除包括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的法庭秩序外,還包括其他國家工作人員的公務活動,客體較為廣泛。
2、客觀方面不同。擾亂法庭秩序罪的客觀方而表現為行為人在法庭審理案件中,實施的哄鬧、沖擊法庭或毆打司法工作人員,嚴重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既包括采用暴力或威脅方式,也包括非暴力的方式,而妨害公務罪的客觀方面的表現僅限于以暴力、威脅的方法阻礙國家工作人員依法正在執行職務的行為,顯然,在客觀方面要比擾亂法庭秩序罪窄得多。
3、犯罪發生的時間、空間不同。擾亂法庭秩序罪是發生在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過程中,從時間上看,限于人民法庭宣布開庭至宣布閉庭過程中,從空間上看,限于發生在法庭內(廣義理解上的法庭)。而妨害公務罪是發生在國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期間,從時間上看,限于國家工作人員已經著手執行職務,尚未結束之前,從空間上看,限于發生在執行職務的場所,既包括在國家機關內,也包括特定的其他場所。很明顯,妨害公務罪的發生的時空范圍比擾亂法庭秩序罪的要大得多。
擾亂法庭秩序罪怎么認定
1、本罪的構成以情節嚴重為其構成必要條件,只有嚴重干擾法庭秩序的行為才具有相當的社會危害性,才構成擾亂法庭秩序罪,因此,對那些擾亂法庭秩序情節不嚴重的,經勸阻、制止,停止實施擾亂行為的,不應認定為擾亂法庭秩序罪。
2、本罪的構成要求行為人主觀罪過形式方面為直接故意,也即行為人決意實施擾亂法庭秩序的行為,希望自己的行為干擾法庭秩序。因此必須把那些由于情緒激動、亢奮,或者性格爽直或堅持自己的看法等原因而一時在法庭開庭審理案件中說話聲音過大,行為有所不當,或言語有所過激的情形與擾亂法庭秩序罪區分開來。前者行為人在主觀上不具有擾亂法庭秩序的直接故意,所以不宜也不應作為擾亂法庭秩序罪來論處。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擾亂法庭與妨害公務罪有什么區別”問題進行的解答,擾亂法庭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包括侵犯的客體不同、客觀方面不同和犯罪發生的時間、空間不同。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轉業軍人需要更換結婚證嗎
2021-01-06在網絡罵人侵權嗎
2021-02-17股東分紅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31債權優先于物權的情形有什么
2021-02-15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北京房產糾紛律師:北京市房地產抵押登記辦理程序
2021-01-14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投保人的權利與義務是什么
2020-12-26道路交通事故認定與保險合同條款解釋發生沖突應如何解決
2021-01-16人身意外保險公司理賠
2021-02-07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無責任方保險理賠流程
2021-02-19沒資格證開車保險陪嗎
2020-12-03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時候分離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