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定事故責任主觀因素過多,缺乏同一性。《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45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但是,如何理解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在實踐中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標準不一,甚至是截然不同的認定結果。在排除事故處理民警辦理案件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等可能因素外,民警對“路權說”和“因果關系說”的主觀認識不同是責任認定缺乏同一性的主要原因。由此,當然就造成事故當事人會以此案與彼案相比較而感到疑惑。往往就據此認為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事故處理民警未依法辦事、案件處理不公、存在徇私舞弊,導致群眾鬧事、上訪等不穩定因素和社會問題難以杜絕。
交通事故認定缺乏合理的監督制約和救濟途徑渠道。《交通安全法》確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證據屬性,從一定程度上排除了交通事故認定可訴性和行政復議,交通事故認定書形式上仿佛具備了“一審終審”的效力。但是由于對事故責任歸責原則的認同不一,認定是否合法準確存在不確定性,甚至有的就存在著錯誤認定,尤此就產生了一個監督和救濟問題。從理論上說交通事故認定書的監督、制約和救濟途徑有二:一是《人民警察法》第四十三條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四條第三款,但是,這種執法監督在監督程序上、監督時效上遠不如行政復議直接。例如:生效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在上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執法活動監督中撤消或者變更,如果此時事故當事人已因生效的交通事故認定書確定的責任被依法追究刑事或民事責任,那么,人民法院該如何處理二是人民法院在刑事或民事訴訟中對交通事故認定書不予采信。而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交通事故當事人承擔何種程度的刑事責任、民事責任最重要的依據,對當事人的人身自由、財產利益和其他合法權益都可能產生重大影響。如果說民事案件法院可以以公平責任原則進行判決,那么在刑事訴訟中,人民法院如何對行為人定罪和處罰呢在這種情形下,誰有權對事故責任進行重新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作經營協議書范本
2020-12-10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股份有限公司向銀行貸款需要股東簽字嗎
2021-02-01個人反擔保保證函
2021-03-21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證據保全去哪申請
2021-03-21雙方在什么條件下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28實習期最長是多久
2021-01-06勞動者加班的不同薪酬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私家車載客遇事故保險公司是否理賠
2021-03-04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人身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03財產保險意外傷害險種的理賠流程
2021-03-22保險公司在該案中應否理賠
2020-11-26公司拖欠五年保險如何維權
2021-02-10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