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入室搶劫與入戶搶劫(《民法通則》有效期限截止于2020年12月31日)
何為入戶?戶是民事法律上的概念,在法律上首指住所。我國《民法通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公民以他的戶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為住所,經常居住地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住地為住所。”由此可以看出,“戶”與公民“居住地”即居住生活地緊密相關,理論上通常理解為公民的住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一款規定: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第?(一)項規定的“入戶搶劫”,是指為實施搶劫行為而進入他人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包括封閉的院落、牧民的帳篷、漁民作為家庭生活場所的魚船、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進行搶劫的行為。
1、首先,需要明確戶的特征。“戶”的特征表現為供他人家居生活和與外界相對隔離兩個方面,前者為功能特征,主要是指人們在戶內享有家居生活的自由和安寧,以及不受他人干擾、窺探和破壞的隱私權,也是公民個人私權得以充分、集中展現的地方。后者為場所特征,是指人們對戶的空間區域享有占有、使用、支配和自由進出的專屬物權性權利,非經同意他人不得隨意出入。兩個特征缺一不稱其為“戶”。
2、其次,應當把握“入戶搶劫”的構成條件,入戶搶劫的構成條件可歸納為兩點:
(1)一是入戶具有非法性,即未經主人的同意擅入私邸,進而實施違法犯罪行為,也就是以實施搶劫犯罪為目的,非法侵入他人的住所,具體表現形式多樣,如公然破門而入,秘密侵入,欺騙侵入等等。但行為人基于某種合法、正當理由進入他人住所,臨時起意實施搶劫的,則不屬于“入戶”搶劫,構成犯罪的,可按一般搶劫處理。如管道修理工以維修為名進屋后,臨時起意實施暴力劫財行為,就不能認定為“入戶”搶劫。
(2)二是暴力、脅迫行為發生場所的特定性,即暴力或者暴力脅迫行為必須發生在戶內。實踐中常見的情形是,入戶盜竊被發現,行為人為窩藏贓物、抗拒抓捕或者毀滅罪證而當場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脅的,是否構成“入戶”搶劫的問題。如果暴力行為發生在戶內,可認定為入戶搶劫,如果發生于戶外,則不能認定為入戶搶劫。
3、第三,?刑法確立入戶搶劫做為加重處罰的法理依據。刑法加重處罰“入戶搶劫”的本旨就在于保護居民家居生活的安寧平和、保護未經許可他人不得擅入私邸的住宅權以及個人休養生息的隱私權利不受侵犯。入戶搶劫觸犯了刑法規定第263條搶劫罪和第245條規定非法侵入住宅罪。在公眾心中,“戶”是其休養生息的神圣處所,家居生活被視為最安全、最可靠的避風港。
而入戶搶劫,不僅嚴重地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而且徹底打碎了居民心中對生活的安全感,嚴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安全,嚴重危害家庭的安寧,動搖社會的安定,對人們的心靈產生強大的震撼力,其社會危害性十分嚴重,所以,刑法把“入戶搶劫”做為加重情節之一。
最新資訊(《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十五條 自然人以戶籍登記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記記載的居所為住所;經常居所與住所不一致的,經常居所視為住所。
以上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入室搶劫與入戶搶劫的對比,如果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文書
2020-11-28欠錢欠2000可以報警嗎
2020-12-10離婚后前夫不讓我探望孩子怎么辦?
2020-12-23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拆遷款糾紛繼承人怎么分割
2020-12-25如何避免租房定金糾紛
2020-12-15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意外事故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負責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代理人的職業資格證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0-11-23出口買方信貸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