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土地的使用越來越重要。一般土地的整體使用由國家來調控,具體的使用再與實際情況相協調。但是我們對于土地的使用和相關權益還不是很了解,例如個人可以征收土地嗎?下面就由小編來給您講解一下這個問題的相關情況吧。
“征收”的主體是國家,個人不能叫做征收,個人只能通過向集體承包或者租賃取得土地使用權。
一、土地征收
征收是指征收主體國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以行政權取得集體、個人財產所有權并給予適當補償的行政行為,征收時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即指國家依法將個人或集體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生產資料收歸國有使用。
二、國家土地征收的特征
1、國家征收土地是一種國家行為,具有主權性。
2、國家征收土地是一種行政行為。
3、無需征收土地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
4、接收征地是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對國定的一種義務。
三、土地征收的相關規定
根據憲法第10條的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農村集體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所謂的公共利益一般是指國家的建設需要進行國防工程建設,公用電訊事業建設、市政建設、交通運輸、大型水利工程等,廣義的還包括政府招商引資用地或其他國家主管機關批準的建設活動都可以視為的公共利益的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準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征收的原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根據征收土地的類型,只有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權批準,個人無權對土地進行征收,可以向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舉報。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規定,無權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準文件無效,對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依據法律的相關規定,個人是不能征收土地的,只有國家在經過一定程序后才能進行土地的征收,我們有義務配合,但同時我們也會得到一定的補償。我們生為國家的公民,需要了解相關事宜,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
延伸閱讀
2017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房屋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17新拆遷條例規定的土地征收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違約損害請求的抗辯方式有哪些
2020-12-0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主合同無效定金返還嗎
2021-02-02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行人闖紅燈被撞怎么辦
2021-02-10簽署購房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2-25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保險公司怎么避免保險糾紛
2021-0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申請設立保險公司所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0-11-19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貨車沒有道路運輸證出事故可不可以報保險
2021-02-27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房屋保險包括哪些房屋保險不賠償的情況是什么
2021-03-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關于印發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機構管理暫行規定等四個管理辦法的通知內容是什么
2021-01-20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保險受益權行使相關問題
2021-01-31承包期內,承包方流轉經營權的要辦理變更嗎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