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土地的使用越來越重要。一般土地的整體使用由國家來調控,具體的使用再與實際情況相協調。但是我們對于土地的使用和相關權益還不是很了解,例如個人可以征收土地嗎?下面就由小編來給您講解一下這個問題的相關情況吧。
“征收”的主體是國家,個人不能叫做征收,個人只能通過向集體承包或者租賃取得土地使用權。
一、土地征收
征收是指征收主體國家基于公共利益需要,以行政權取得集體、個人財產所有權并給予適當補償的行政行為,征收時需要依照法律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即指國家依法將個人或集體所有的土地或其他生產資料收歸國有使用。
二、國家土地征收的特征
1、國家征收土地是一種國家行為,具有主權性。
2、國家征收土地是一種行政行為。
3、無需征收土地雙方當事人協商同意。
4、接收征地是農民集體土地所有權人對國定的一種義務。
三、土地征收的相關規定
根據憲法第10條的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農村集體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
所謂的公共利益一般是指國家的建設需要進行國防工程建設,公用電訊事業建設、市政建設、交通運輸、大型水利工程等,廣義的還包括政府招商引資用地或其他國家主管機關批準的建設活動都可以視為的公共利益的目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三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準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稱依法申請使用的國有土地包括國家所有的土地和國家征收的原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根據征收土地的類型,只有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權批準,個人無權對土地進行征收,可以向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舉報。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八條規定,無權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超越批準權限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準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準占用、征收土地的,其批準文件無效,對非法批準征收、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依據法律的相關規定,個人是不能征收土地的,只有國家在經過一定程序后才能進行土地的征收,我們有義務配合,但同時我們也會得到一定的補償。我們生為國家的公民,需要了解相關事宜,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發展。
延伸閱讀
2017集體土地征收政策的賠償標準
房屋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17新拆遷條例規定的土地征收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公交車司機是否應系安全帶
2021-03-11簽訂贈與合同應注意哪些
2020-12-18什么是遺贈?遺贈與遺囑繼承的區別
2020-11-12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留置權適用占有改定嗎
2021-01-26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合同之債的客體
2021-01-22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國企改制解聘職工經濟補償標準有何規定
2021-03-09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調崗原因怎么寫
2021-03-01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保險受到欺詐如何維權
2021-01-24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發生造成財產損失的事故后應如何處理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