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國企人員可以是主體嗎?
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不應當被作為玩忽職守罪的主體查處,檢察機關的做法無論在法律適用,還是在案件管轄等方面都值得商榷
◎文 《法人》特約撰稿 魏大忠
近來一些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被檢察機關以涉嫌犯玩忽職守罪立案偵查。筆者認為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不應當被作為玩忽職守罪的主體查處,檢察機關的做法無論在法律適用,還是在案件管轄等方面都值得商榷。
國企工作人員≠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下簡稱“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第一款的明確規定,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本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專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是“國家工作人員”),即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具體是指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軍事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是指在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和國有公司控股公司中工作的企業人員,不屬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構成玩忽職守罪的犯罪主體。
2012年出臺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2〕18號)》(以下簡稱“兩高2012年司法解釋”)第七條規定:“依法或者受委托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管理職權時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適用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而2002年通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是:“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時,有瀆職行為,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關于瀆職罪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上述立法解釋,可以成為瀆職罪主體的人員應當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該人員屬于以下三類人,
一是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的人員,
二是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的人員,
三是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第二、瀆職行為發生時,該人員是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
實踐中,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政企分開,簡政放權,國有公司、企業極少存在依法行使或者受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情況,至于在國有公司、企業中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人員就更加難以發現和準確界定。將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列入刑法分則第九章瀆職罪的主體范圍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據,也不具有實際操作性。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不應當成為瀆職罪的主體,玩忽職守罪屬于瀆職罪中的一種,其主體當然不應當包括國有公司、企業工作人員。
玩忽職守與徇私枉法罪是非常容易導致人們混淆的兩個罪名,但是二者又存在一定的區別,玩忽職守的行為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是過失的,沒有故意犯罪的意圖,但是徇私枉法罪要求行為人是故意的
該如何認定玩忽職守罪?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葬費全由配偶繼承嗎
2021-01-04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有哪些要求
2021-03-10買賣婚姻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1交通事故技術鑒定怎么做
2021-01-03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房屋抵押貸能申請延期嗎
2021-02-02醫療后又工亡如何賠償
2020-12-27撫恤金成年子女可以享有嗎
2021-01-03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勞動合同的試用期只能約定幾次
2021-02-22雇傭關系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2-27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規范的通知
2020-12-28人壽保險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未到期保險離婚如何分割
2021-02-03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有哪些區別
2021-01-29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某保險公司船舶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