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玩忽職守經濟損失數額特別巨大的會怎么判刑?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瀆職侵權犯罪案件立案標準的規定》玩忽職守案(第三百九十七條),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傷3人以上,或者重傷2人、輕傷4人以上,或者重傷1人、輕傷7人以上,或者輕傷10人以上的;
2、導致20人以上嚴重中毒的;
3、造成個人財產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15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75萬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財產或者法人、其他組織財產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5、雖未達到3、4兩項數額標準,但3、4兩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30萬元以上,或者合計直接經濟損失不滿30萬元,但合計間接經濟損失150萬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業等單位停業、停產1年以上,或者破產的;
7、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100萬美元以上外匯被騙購或者逃匯1000萬美元以上的;
8、嚴重損害國家聲譽,或者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
9、其他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二、濫用職權與玩忽職守的界限
濫用職權是行為人意識到自己在行使權力,不該用而用,該用而不用,因而超越職權而濫用職權的行為;而玩忽職守則為行為人意識到自己是履行職責,由于各種原因而不履行職責或不認真履行職責。因此,完全的擅離職守不會理解為濫用職權。只有在履行職責的過程中,濫用職權才會與玩忽職守發生競合,不易區分。關鍵還是要看行為人的主觀態度,即濫用職權者認識到自己是在濫用職權,明知不該用,該用而不用,因此,對危害結果則是采取放任的間接故意;而后者則意識到自己在履行職責,該履行而不履行或不認真地履行,其對危害結果,則是出于過失。有時候,玩忽職守與濫用職權的行為結伴而行,這時要認定其性質,則更要看行為人對危害結果的認識程度,如出于間接故意,則屬濫用職權,否則則為玩忽職守。
綜合上面所說的,玩忽職守就是不正確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從而導致他人的利益或者是企業受到重大的損失,而對于數額比較巨大的話,那么也會按最嚴重的刑罰來進行處理,這也是為了保障受害者的合法權益,所以,不同的數額就會作不同的判決結果。
玩忽職守罪的追訴期是多久
玩忽職守罪司法解釋有哪些
處罰玩忽職守罪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協議離婚未成的離婚協議生效嗎
2020-11-15“探望權”與“家庭暴力”
2021-02-25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報道稱妻子舉報前夫是否侵害妻子名譽權
2021-01-13無房產證原件能否過戶
2020-11-25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個人投資開發房地產應注意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27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第三人代為履行后怎么追償
2020-11-13勞務派遣原則
2021-02-0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購車保險合同約定不明確的,對合同條款應如何解釋?
2020-12-26保險證等不等于保險憑證
2021-03-15買了新車怎么上保險
2021-03-15保險受益權的變更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