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者有權享受的經濟補償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生活補助費。
解除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當按勞動者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1年發給相當于本人標準工資1個月的生活補助費,但是最多不超過12個月的本人標準工資。
2、醫療補助費。
根據《國營企業實施勞動合同制暫行規定》和《全民所有制企業招用農民合同制工人的規定》規定,勞動合同終止前工人或農民合同工患病或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被解除勞動合同的,由企業發給相當于本人工資3個月至6個月的醫療補助費。
根據《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的規定,對勞動者的經濟補償金,由用人單位一次性發給。經濟補償的工資計算標準是指企業正常生產情況下勞動者解除合同前12個月的月平均工資。經濟補償金在企業成本中列支,不得侵占企業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行醫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0-12-24危房拆遷怎么安置
2021-03-16遇到寵物擾民怎么辦
2021-01-26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酒駕造成車禍造成傷亡怎么處理
2020-12-08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房屋買賣抵押權還在嗎
2021-02-06合同無效認定有哪些部門負責
2020-12-24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房屋中介負的法律責任都有哪些
2021-03-18就業協議書和勞動合同區別有哪些
2020-11-28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自己承包工程需要什么條件
2021-02-11勞動仲裁庭人員不來怎么辦
2021-01-02投資型保險的分類
2021-02-14雇主民事責任要如何認定
2021-01-26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投保車型與實駕車型不符,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7企業固定資產保險賠償如何計算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