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和解是怎樣的一項制度?
刑事和解通常是指在調停人的介入下,受害人和加害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簽訂民事賠償和解協議,由加害人賠償受害人損失,以彌補其犯罪所造成的損害,而加害人能獲得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這樣,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質上可以獲得雙重補償,而加害人則可以贏得被害人諒解和改過自新、盡快回歸社會的雙重機會。
二、意義
作為重要的司法機關,檢察機關在建設法治社會、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社會發展中的意義日益重要。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我們執法辦案要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那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三者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面臨新的要求,我們司法機關如何進行創新來適應這個要求?
刑事和解是我們如今討論非常熱烈的一個課題,刑事和解屬于恢復性司法的范疇。它在中國有著長期的歷史淵源,陜甘寧邊區的刑事調解實踐是中國近代刑事和解制度的先例。在很多國家都有比較成熟的刑事和解制度,德國、法國、日本、新西蘭都有著長期的實踐經驗。在我國,刑事和解方興未艾,各地司法機關都在積極探索著這一新的制度。《刑事和解初論》正是對這一階段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回顧和思考。
沿著“歷史--現實--未來”的時間緯度、“國內--國外”的地點緯度、“形而上--形而下”的論述順序,本書從歷史溯源、價值構造、法律基礎、制度分析、制度設計、國內外的實踐、相關制度、存在的困難等幾個角度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和分析。和傳統的刑事司法手段相比,刑事和解制度有著特有的價值與風險,刑事和解的糾紛處理方式節省了被害人、加害人的成本和國家的司法資源,但它在降低了懲罰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犯罪成本,在帶來了司法效率的同時又產生了非效率。在當今中國,這一制度已經具備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關鍵是通過從適用范圍、適用條件、適用時機和具體做法等方面進行的制度設計來減少弊端和風險。
我國的法律也是分為了刑法和民法兩大法律,如果公民在社會中做出了違反刑法的行為后,一定會給社會大眾帶來嚴重的危害,同時司法部門也會嚴厲的處罰,如果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當事人雙方想經過協商調解等方式來解決糾紛,也是可以在調停人的介入下進行。
刑事和解的條件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意見和解釋內容是什么?
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企業還能恢復嗎
2021-03-21專利侵權如何維權
2020-11-17車禍評殘九級怎么賠償
2021-03-16交通肇事死亡事故禁駕多久
2020-12-08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處理賠償糾紛要交什么材料
2020-11-23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保險誤區:買熟人的保險放心
2020-12-11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什么意思
2021-01-20河道整治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是由誰制定
2021-01-02公租房要拆遷,補償應該怎么分配,各占多少才合理
2020-12-17上海有房無戶拆遷戶如何安置
2020-12-252020年拆遷新規實施時間
2021-02-19殘疾人拆遷安置費能提高多少
2020-12-02國家對拆遷安置補償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2買房要做好核實房本和確認房主等工作
2021-01-14【拆遷法律常識】國有土地所有權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