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和解是怎樣的一項制度?
刑事和解通常是指在調停人的介入下,受害人和加害人直接溝通、共同協商,雙方簽訂民事賠償和解協議,由加害人賠償受害人損失,以彌補其犯罪所造成的損害,而加害人能獲得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這樣,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質上可以獲得雙重補償,而加害人則可以贏得被害人諒解和改過自新、盡快回歸社會的雙重機會。
二、意義
作為重要的司法機關,檢察機關在建設法治社會、促進社會和諧、推進社會發展中的意義日益重要。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我們執法辦案要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那么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三者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關系?面臨新的要求,我們司法機關如何進行創新來適應這個要求?
刑事和解是我們如今討論非常熱烈的一個課題,刑事和解屬于恢復性司法的范疇。它在中國有著長期的歷史淵源,陜甘寧邊區的刑事調解實踐是中國近代刑事和解制度的先例。在很多國家都有比較成熟的刑事和解制度,德國、法國、日本、新西蘭都有著長期的實踐經驗。在我國,刑事和解方興未艾,各地司法機關都在積極探索著這一新的制度。《刑事和解初論》正是對這一階段理論和實踐成果的回顧和思考。
沿著“歷史--現實--未來”的時間緯度、“國內--國外”的地點緯度、“形而上--形而下”的論述順序,本書從歷史溯源、價值構造、法律基礎、制度分析、制度設計、國內外的實踐、相關制度、存在的困難等幾個角度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和分析。和傳統的刑事司法手段相比,刑事和解制度有著特有的價值與風險,刑事和解的糾紛處理方式節省了被害人、加害人的成本和國家的司法資源,但它在降低了懲罰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犯罪成本,在帶來了司法效率的同時又產生了非效率。在當今中國,這一制度已經具備實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關鍵是通過從適用范圍、適用條件、適用時機和具體做法等方面進行的制度設計來減少弊端和風險。
我國的法律也是分為了刑法和民法兩大法律,如果公民在社會中做出了違反刑法的行為后,一定會給社會大眾帶來嚴重的危害,同時司法部門也會嚴厲的處罰,如果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當事人雙方想經過協商調解等方式來解決糾紛,也是可以在調停人的介入下進行。
刑事和解的條件是什么
民事訴訟法意見和解釋內容是什么?
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效力待定合同的區別
2021-02-14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瀆職侵權如何賠償
2021-03-07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產品安裝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13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勞動者辭職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16被員工申請勞動仲裁怎么辦
2020-12-11公司稱已繳納社保卻未交如何處理
2020-11-08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一般包括哪些
2020-12-30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煙臺市學校校方責任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試行)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