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法的方式代為保管他人的財物
即財產(chǎn)所有人、保管人以合法的方式將財物的占有權(quán)轉(zhuǎn)移給行為人,行為人“代為保管”財物亦即“占有”財物,其法律上和事實上的原因和根據(jù)是多種多樣的,如受他人的委托代購商品而合法保管他人的財物,因民法上的“無因管理”而合法地持有他人的財產(chǎn),這里的委托關系不一定要有成交的合同,根據(jù)日常生活規(guī)則事實上存在委托關系即可。
合法持有他人的遺忘物和埋藏物
將合法持有的他人遺忘物、埋藏物非法據(jù)為已有屬于侵占罪的另一種類型。這里需要討論的是遺忘物與遺失物有無區(qū)別、如何區(qū)別?侵占遺失物的是否構(gòu)成侵占罪?應當說,遺忘物與遺失物尚有所不同:前者情況下,物主一經(jīng)回憶較容易找回或者能夠知道失落的大致范圍,財物一般尚未完全脫離物主的控制范圍;而后者則不同,是所有人或持有人因一時疏忽,偶然將財物失落在某處,并且很難回憶起遺失在何處、很難找回,即對財物的失控程度較高。但是,遺忘物與遺失物具有共同的本質(zhì)--都是財物所有人非出于本意而喪失了對財物的控制。從另一方面來說,根據(jù)財物所有人或持有人對失控之物的主觀心態(tài)來界定遺忘物與遺失物,對于司法實務而言意義不大。總之,雖然可以承認遺失物與遺忘物是有所區(qū)別的,但是基于二者本質(zhì)共性,均可以成為侵占罪的對象。如在遺失物的情形下,權(quán)利人也許不知自己的財物何時何地、如何丟失的,此種情況下難以存在要求拾撿者要求歸還的問題,故而難以認定拾撿者構(gòu)成侵占罪的問題(從刑事程序角度講甚然),但也不能排除找到拾撿者并且要求其歸還的可能性,此時,要求拾撿者歸還而拒不歸還的,當然也可以構(gòu)成侵占罪。
持有他人財物狀態(tài)的法律評價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不論是“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還是“持有他人遺忘物、埋藏物”均屬于合法地持有,如果是非法地持有狀態(tài),則不存在侵占罪的前提。如甲欲向國家工作人員乙行賄而將財物委托丙轉(zhuǎn)交,但丙將該財物全部獨吞,則丙能否成立侵占罪?由于甲委托丙保管財物的行為本身是非法的,丙對該財物也不存在合法持有的關系,甲對該財物已經(jīng)沒有返還請求權(quán),而侵占罪所保護的法益不是占有而是所有權(quán),故丙的行為不宜成立侵占罪。當然不成立侵占罪并不意味著丙就能自動取得該財物所有權(quán),由于該財物事實上具有非法性質(zhì),是贓款贓物,依法應予沒收。再如窩藏或者代為銷售的贓物,行為人占為己有,而拒不退還,則應成立窩贓罪或銷贓罪,不成立侵占罪。因為不存在合法委托關系,行為人不屬于合法占有。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企業(yè)公告范圍有哪些
2020-11-17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離婚后監(jiān)護人不盡撫養(yǎng)義務該怎么處理
2021-02-06購房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只有兩年嗎
2021-01-13不可抗力消除后能否解除合同
2020-11-25修理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8“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投保車輛中的免責條款
2021-02-0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影響產(chǎn)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絕賠償
2021-02-10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賠付數(shù)額是多少
2021-01-08集體土地承包轉(zhuǎn)讓年限最長是多久
2021-03-17個人土地流轉(zhuǎn)協(xié)議書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