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駕致人損害誰擔責
醉酒駕駛致人損害,保險公司應否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承擔賠償責任,不僅受害人與保險公司意見截然相反,而且不同法院之間也各持一端,兩種判決同時存在,更令人無所適從。
認為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的理由大致有:一是交強險是一種公益性質的保險,是國家給予受害人的一種社會福利,除非受害人故意造成損害,否則,受害人就有權獲得這種福利待遇。二是《交強險條例》第22條規定醉酒駕駛致人損害的,保險公司僅對財產損失不負賠償責任,并沒有明確人身損害可以免責。
認為保險公司可以免責的理由是:醉酒駕駛是一種嚴重的違法行為,其行為后果應由行為人自行承擔,《交強險條例》第22條明確規定,在此情形下,保險公司僅對搶救費用負有墊付責任,并享有追償權,假如保險公司要負賠償責任,則不存在追償的問題。
受害人與保險公司的沖突其實是受害人與機動車所有人的沖突。因交強險實行單獨核算,國家通過調整保險費率,實現總體上不盈利不虧損。而這種沖突本質上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與公平價值理念的沖突。因而,筆者認為,上述兩種意見均有合理之處,前者側重保護受害人的利益,符合交強險立法宗旨,后者側重制裁嚴重違法行為、保護機動車所有人的利益,符合法律基本原則及交強險條例具體條款的原意。然而,兩者均有失偏頗。過分強調保護受害人的利益而不顧機動車所有人的利益,其結果是放縱了違法行為,既對機動車所有人不公平,也將使受害人面臨更多的風險。而過于強調機動車所有人的利益,就會使相當一部分受害人無法得到及時、充分賠償,不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醉酒駕駛致人損害,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至少應考慮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因醉酒駕駛造成交通事故占全部交通事故數的比例有多大以及其危害的大小。盡管醉酒駕駛造成交通事故的數量未見官方的具體統計數據,但根據公安部的統計,酒后駕駛是繼超速、超載之后引發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因素。自2009年8月15日至8月30日,全國查獲酒后駕車30余萬起,由此可見一斑。同時,醉酒駕駛引發的事故與其它違法行為相較后果更嚴重。據太原市交警支隊公布的2009年省城交通事故統計數據表明,按一般以上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1801起,死亡人數227人,平均每8起事件死亡1人,而酒后駕駛51起,死亡22人,平均每2.3起事件死亡1人。
二是社會保障機制是否健全。應該看到,我國在社會保障機制的建立健全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因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時至今日,覆蓋全民的、保障充分的體制仍未建立。即使《道路交通安全法》特設的社會救助金制度,也未普遍建立。
三是現行交強險的經營狀況。據統計,2008年度各保險公司共承保各類機動車6929.2萬輛,保費收入計553.4億元,賠付370.8億元,賠付率66.4%,經營費用177.3億元,全年實現利潤17.6億元,其中承保利潤10.3億元,投資收益7.3億元。綜上所述,由保險公司給付受害人賠償金,不僅必要而且可行。不過,這種做法尚無充分的法律依據。
為妥善解決兩者的沖突,也為了統一司法實踐,筆者建議,立法機關可以采用擴張解釋的方法,將《交強險條例》第22條規定的保險公司的墊付責任范圍擴大到受害人人身傷亡的全部損失,在承擔責任后,有權向侵權行為責任人追償。也就是說,醉酒駕駛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責任人應負終局責任。此外,為減少訴累,針對受害人僅起訴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致害人追加為共同被告,保險公司也可申請追加。在判決書主文中也應明確保險公司的追償權。
受害人與保險公司的沖突其實是受害人與機動車所有人的沖突。因交強險實行單獨核算,國家通過調整保險費率,實現總體上不盈利不虧損。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肇事致人死亡責任認定要多久
2021-02-08檢察院認為監管場所理意見不當如何處理
2021-02-04學生在校自殺學校需擔責嗎
2021-03-14網絡服務提供者對于權利人通知負有什么義務
2021-01-16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商業銀行解散的事由是什么
2021-02-21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死亡法定遺產繼承范圍
2021-01-23什么是爛尾樓?怎樣避免買爛尾樓
2021-02-04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聘書能否代替勞動合同
2020-12-11給孩子買壽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淺析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有關農用承包地制度
2021-02-06保險案件中不真正連帶責任的司法實踐問題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