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要件
盜竊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的所有權。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等權能。這里的所有權一般指合法的所有權,但有時也有例外情況。盜竊違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財物也構成盜竊罪。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具有竊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或者多次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
所謂竊取,是指行為人違反被害人的意志,將他人占有的財物轉移為自己或第三者(包括單位)占有。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均能構成。對主體的修改是對本罪修改的重要內容。依原刑法,已滿14歲不滿16歲的少年犯慣竊罪、重大盜竊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本法取消了此規定。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盜竊罪故意的內容
(1)行為人明確地意識到其盜竊行為的對象是他人所有或占有的財物。行為人只要依據一般的認識能力和社會常識,推知該物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財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誰,并不要求行為人有明確、具體的預見或認識。如放在宿舍外的自行車,河中一群暫時無人看管的鴨子,客車行李架上的行李等。如果行為人過失地將他人的財物誤認為是自己的財物取走,在發現之后予以返還的,由于缺少故意的內容和非法占有的意圖,不成立盜竊罪
(2)對盜竊后果的預見。如進入銀行偷保險柜,就意圖盜竊數額巨大或特別巨大的財物。進入博物館就意圖偷文物。這樣的犯意,表明了盜竊犯意圖給社會造成危害的大小,也就表明了其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對非法竊取并占為己有的財物,隨后又將其毀棄、贈予他人或者又被他人非法占有的,系案犯對財物的處理問題,改變不了其非法侵犯財產所有權的性質,不影響盜竊罪的成立。如果對某種財物未經物主同意,暫時挪用或借用,無非法占有的目的,用后準備歸還的,不能構成盜竊罪。構成其他犯罪的,可以將這一情況作為情節考慮。有一些偷汽車的案件即屬此種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自由的內涵
2021-01-18疫情期間開店需要準備什么
2020-11-15酒駕被追尾承擔多少責任
2021-02-13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定
2021-03-20投資人與合伙人的區別
2021-01-18顧客在商場專柜受傷該如何索賠
2021-02-01房產贈與給侄子要交契稅嗎
2021-03-15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簽訂勞動合同訴訟時效怎么算
2021-03-19競業限制對在校學生有效嗎
2021-02-23無故解雇員工如何補償
2021-02-28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產品責任保險賠償處理
2021-02-09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遇到保險糾紛應該怎么辦
2020-12-30出險和理賠時要注意什么
2021-01-25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失業保險基金損失是否可以追回
2021-03-23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