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情形當事人應保護現場并報警
2009年1月1日生效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規定:道路交通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保護現場并立即報警:
(一)造成人員死亡、受傷的;
(二)發生財產損失事故,當事人對事實或者成因有爭議的,以及雖然對事實或者成因無爭議,但協商損害賠償未達成協議的;
(三)機動車無號牌、無檢驗合格標志、無保險標志的;
(四)載運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學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傳染病病源體等危險物品車輛的;
(五)碰撞建筑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六)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的;
(七)駕駛人有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嫌疑的;
(八)當事人不能自行移動車輛的。
發生財產損失事故,并具有前款第二項至第五項情形之一,車輛可以移動的,當事人可以在報警后,在確保安全的原則下對現場拍照或者標劃停車位置,將車輛移至不妨礙交通的地點等候處理。
機動車無號牌、無檢驗合格標志、無保險標志的;駕駛人無有效機動車駕駛證的;駕駛人飲酒、服用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或者麻醉藥品的;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第二款規定的交通事故,當事人對事實或者成因有爭議的;當事人不能自行移動車輛的;碰撞建筑物、公共設施或者其他設施的。
二、如何保護交通事故現場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傷亡,當事人對事實及成因無爭議的,可以即行撤離現場,恢復交通,自行協商處理損害賠償事宜;不即行撤離現場的,應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
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僅造成輕微財產損失,并且基本事實清楚的,當事人應當先撤離現場再進行協商處理。
實際中,當我們遇到交通事故以后在處置交通事故現場一定切莫慌亂,我們應該保證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同時,全力協助交警查清事故發生的真實情況,才能更有利于事件的解決。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交通事故處理的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我們會為您提供更多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協議可以委托父母辦理嗎
2021-01-11警察遭人辱罵后打人怎么處理
2020-12-26管轄權異議違反級別管轄怎么辦
2021-02-09交通事故訴訟時效的起算時間怎么算
2021-03-22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企業承包與租賃合同區別具體在哪些地方
2021-01-01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借他人身份入職工傷如何賠償
2021-02-02按天計算報酬是否是勞動關系
2020-12-23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外包的意義
2020-12-16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對方全責無保險理賠怎么處理
2020-11-09保險公司賠付不及時,需要賠償其損失嗎
2021-01-22住房保險是什么,住房保險有哪些好處
2021-02-14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購買保險時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