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詢:合同詐騙中的詐騙手段有哪些?
律霸網律師解答:合同詐騙中,詐騙者的主要目的是騙取對方的合同履行(包括款、物),為達此目的,詐騙者千方百計地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使對方與其簽訂合同并履行合同。
通常,詐騙者會在以下幾個方面詐騙對方:
1、在主體上,一是采取偽造證件的手段虛構不存在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是冒用他人的名義。
2、在合同的標的物上,謊稱擁有某件或某些物品,尤其是緊俏物品,或宣稱對某物品享有處分權。
3、在履約行為上,用偽造、變造、無效或不能兌現的票據或其他結算憑證支付。
4、在履約能力上,采取自己先履行小部分義務的方式騙取對方對大部分義務的履行,或通過訂立并履行小額合同樹立誠信形象后再與對方訂立巨額合同進行詐騙。
5、在擔保上,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的擔保。
此外,詐騙者還可能采取收取定金、預付款后攜款潛逃的手段進行詐騙,或是在合同條款上設定對方極容易違約的條款,從而在對方違約時收取違約金或賠償金。
相關法律知識:
合同詐騙罪是中國1997年修訂后的刑法新設立的罪名,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根據中國刑法的規定,犯合同詐騙罪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合同詐騙的常見形式: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詐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騙取當事人財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批捕后最長羈押多久
2021-01-22爺爺拘留孫子政審不過嗎
2020-12-31破壞軍婚罪案例介紹
2020-11-15侵犯著作權的行為的認定
2021-03-08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委托協議如何終止
2020-11-21用人者責任的內容有哪些
2021-02-21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涉及到勞動爭議的檔案保存期限為幾年
2020-12-19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保險責任
2021-01-07商業養老保險真的能夠養老嗎
2021-03-13投保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有哪些
2021-01-02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繳費期對保單利益有影響嗎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