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認定中有哪些問題
一、合同詐騙罪中“合同”認定問題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的性質認定,原則上應當掌握在適用中國實行《合同法》的合同范圍。合同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所以常見的有債權合同、抵押合同、質押合同、土地使用轉讓合同等民事合同。一些不直接發生債權關系的如合伙合同、聯營合同、承包合同等也應當在內,因為該類合同侵害的客體應當是市場經濟秩序。
二、合同詐騙罪“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問題
“非法占有目的”屬于主觀方面問題。這一問題的焦點是:“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在什么時候產生,是否必須在合同簽訂的當時就有?還是可以在合同簽訂后產生?常見的“借雞下蛋”和“拆東墻堵西墻”的行為如何認定?從理論上講,犯罪行為實施的當時,必須是明知自己是在利用經濟合同,以欺騙手段,實施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應當是直接故意,過失和間接故意不能構成犯罪。
社會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一些合同當事人在沒有資金情況下,依靠以虛構事實騙得的資金進行經營,盈利了可以履行合同,虧損了則無法返還騙取的資金。一般被稱為“拆東墻補西墻”或“借雞下蛋”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一般都屬于事實不好確定的情況,在審判實踐中,這類案件判決的事實都沒有確定為“借雞下蛋”,特別是對“成功勝算機會很少,毫無希望”的情況,很難確認是“借雞下蛋”的主觀心理還是合同詐騙的心理。所以一般都以簽訂合同時,就有犯罪故意認定。但在事實上如果有的證據確實能確定是“借雞下蛋”的事實,應當按照民事欺詐處理。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關于在合同詐騙的認定過程中需要涉及哪些問題的內容,合同詐騙在認定的過錯中需要注意合同的認定、非法占有目的以及與合同欺詐的區別等問題,對于以簽訂合同的方法騙取財物的行為,認定行為人是否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關鍵在于查清行為人在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能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致人損害的形態可分為哪幾種
2020-11-12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如何在合同中設置有效的仲裁條款
2021-03-21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房產中介能能否索要中介費
2020-12-29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非全日制用工情況下勞動合同何時終止?
2021-01-01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適用對象是什么
2021-03-10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國有土地出讓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3-02公租房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