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通過虛構事實、隱瞞真相、設定陷阱等手段騙取對方財產的行為。
刑法規定的合同詐騙手段是“虛構事實或者隱瞞事實真相”,合同法和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欺詐的是“以欺詐、脅迫手段”。
兩種行為的相同點是:“制造虛假的事實,使用了欺騙手段”和非法(違反刑法和民法之別)獲取了財物。
二者的不同點是:在主觀故意上合同詐騙者在簽訂合同或履行合同時根本就不希望履行合同,只想享有合同約定的權利,沒想承擔合同規定的義務;而民事欺詐則恰恰相反是希望合同的履行,通過合同的履行實現騙得非法錢財的目的,如通過產品質量有瑕疵、合同延期履行、拖欠貨款等方式實現非法獲利的目的。這是罪與非罪的界限,應在實踐中掌握,凡符合合同詐騙的幾種形式的行為,如果沒有證明其確實是真誠履行合同的證據,就應當確認為合同詐騙,如果有證據證明行為人履行合同的誠意,則不能認定為合同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申請立案執行要交費嗎
2020-12-27公司名變更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1可以提出專利異議的理由
2020-11-09擔保人被拉黑怎么解決
2020-11-29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法院分割財產要多久
2021-02-09民事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16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超市顧客受傷,保險賠償如何請求
2021-03-13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夏季勞動保護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31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2.5天彈性假怎么休,加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2勞動糾紛調解需要幾天
2021-01-292020最新人身意外保險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04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旅行社責任保險主要功能
2021-01-03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什么意思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