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年齡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主體,單位亦能成為本罪主體,合同詐騙罪是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發生的,所有本罪主體應是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從該角度講,我們認為本罪的主體屬于特殊主體一類。單位犯合同詐騙罪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單位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對該單位在對外交往中的詐騙行為是明知的,默許或指使的;二是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或基本歸單位所有。只要符合這兩條,就可以認定是單位詐騙。
據此,應分清以下三種情況:
1、單位的法定代表人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其犯罪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即屬單位詐騙;假冒單位法定代表人身份以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法定代表人和單位不追認的,屬個人詐騙;
2、單位組織內的自然人在職務范圍內以單位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且單位內自然人犯罪非法所得歸單位的,屬單位詐騙;以單位名義實施的非職務行為,非授權行為,單位事后不追認的,屬個人詐騙;
3、自然人經單位授權在此范圍單位名義實施合同詐騙行為后經單位追認,且犯罪非法所得歸單位所有,屬單位詐騙;盜用、冒用、偽造單位公文、證件、印章或以終止后的單位名義實施的合同詐騙行為,屬個人詐騙。對于單位詐騙案件的處罰,在追究主管人員或直接責任人員刑事責任的同時,對單位判處罰金。對于個人承包中以單位名義進行詐騙活動的,要依承包方式,承包性質以及承包方與發包方的權利義務關系等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區別對待。具體講,對于定額上繳承包費,除了上繳一定基數外,其余收益都歸承包人的,承包人利用合同進行詐騙,一般作為個人詐騙處理;對于責任制承包,資產、場地、流動資金等都屬于單位所有,承包人只根據企業效益提成,按比例拿獎金的,承包人利用合同進行詐騙,一般作為單位詐騙處理,但如果發包方只派人掛承包單位的名,并不直接參與管理、經營的,或者贓款全部或大部分歸承包經營者個人的,則應定個人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對象是誰
2021-02-16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現在判刑還注銷戶口嗎
2021-01-10農村老人去世后,其拆遷安置房子女該如何分配
2021-01-24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非法營運怎么處罰
2020-11-19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公司倒閉簽約新公司員工怎么賠償
2020-12-30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三)
2021-02-20被保險車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1-18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B)范本
2021-03-04集體土地出讓需要村民簽字嗎
2021-01-04集體土地上住宅房屋拆遷補償方案如何制定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