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常見的作案手段有哪些
合同詐騙犯罪最常見的作案手段有:
一、以假亂真“飾耳目”。犯罪分子以虛假的證明材料虛構不存在的單位,或偽造身份證明、冒用他人名義,在簽訂合同騙取錢財后就溜之大吉。
二、招搖撞騙“唱空城”。犯罪分子虛構購銷產品、發包工程、投資協作等名目騙簽合同,待收受對方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得到擔保財產后迅速逃逸。
三、一唱一和“演雙簧”。犯罪分子利用媒體和網絡先發布虛假廣告,冒充國家行政機關、國有企業、部隊和知名民營企業等單位名義,以緊俏和滯銷商品為誘餌,通過以一方需購買某種物品,而另一方能提供此物品來演“雙簧”,隨后誘惑第三方參與進來,上當受騙。
四、虛張聲勢“空手道”。為證明自己“有經濟實力”,犯罪分子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虛假的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等作擔保,誘使對方當事人信任,再利用經濟合同詐騙錢財。
五、先舍后取“釣大魚”。犯罪分子本沒有實際履行能力,為達到其犯罪目的,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使對方當事人相信其履約能力和誠意,進而與之簽訂標的額更大的合同,待詐騙到大量錢財后立即銷聲匿跡。
六、高進低出“連環套”。犯罪分子先以高價簽訂買賣合同并交付小額定金或支付小部分貨款,在騙取對方信任后,想方設法拿到全部貨物,然后迅速將這些貨物進行低價傾銷,隨后迅速逃跑。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內容,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后人死了一定會負刑事責任嗎
2021-01-05刑事判決書主文可以表述免除處罰嗎
2020-11-24要約人未確定承諾期限如何處理
2020-11-09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應當立案
2020-12-09婚內債務公證怎么做
2020-11-23反擔保抵押認定為質押嗎
2021-02-07一般保證中保證期間有什么效力
2020-11-07當事人復婚后又離婚的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7未領結婚證生了小孩應該歸哪方撫養
2021-01-28以限制離婚自由為條件的協議為什么無效
2021-01-18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離婚后房產未分割,拆遷后動遷安置房產權歸誰?
2021-02-02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勞務工試用期不給工資是否違法
2021-01-30漲薪一個月后辭職應按漲薪前薪資發放還是漲薪后薪資發放
2021-01-03抵押房的保險和購買人壽保險
2021-03-11車險理賠技巧有哪些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