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成合同詐騙罪須滿足哪些條件
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既包括書面合同,也包括口頭合同。構成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是一種廣義上的經濟合同;
第二,合同內容是通過市場交易行為獲取利益;
第三,合同對方是從事經營活動的市場主體。此外,合同詐騙罪中的合同也可以是無效合同。
相關法律知識
非法占有目的”屬于主觀方面問題。這一問題的焦點是:“非法占有的目的”是在什么時候產生,是否必須在合同簽訂的當時就有?還是可以在合同簽訂后產生?常見的“借雞下蛋”和“拆東墻堵西墻”的行為如何認定?從理論上講,犯罪行為實施的當時,必須是明知自己是在利用經濟合同,以欺騙手段,實施騙取公私財物的行為。應當是直接故意,過失和間接故意不能構成犯罪。
社會處在經濟轉型時期,一些合同當事人在沒有資金情況下,依靠以虛構事實騙得的資金進行經營,盈利了可以履行合同,虧損了則無法返還騙取的資金。一般被稱為“拆東墻補西墻”或“借雞下蛋”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實踐中,一般都屬于事實不好確定的情況,在審判實踐中,這類案件判決的事實都沒有確定為“借雞下蛋”,特別是對“成功勝算機會很少,毫無希望”的情況,很難確認是“借雞下蛋”的主觀心理還是合同詐騙的心理。所以一般都以簽訂合同時,就有犯罪故意認定。但在事實上如果有的證據確實能確定是“借雞下蛋”的事實,應當按照民事欺詐處理。
合同詐騙罪是目的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非法占有目的的有無是認定合同詐騙罪的關鍵。
劃清合同詐騙與合同欺詐的界限
合同欺詐是指以獲取不平等的經濟利益為目的,在經濟活動中故意以不真實的情況作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他人判斷錯誤,從而達到在發生、變更、消滅一定經濟法律關系時獲得優于對方當事人的經濟利益的行為。構成合同欺詐的條件,一是行為人主觀上有欺騙對方的故意;二是客觀上實施了一定程序的欺騙行為;三是使對方當事人產生錯覺簽訂了合同;四是合同沒有履行或沒有完全履行,使對方當事人蒙受經濟損失。進行合同欺詐的行為人為了獲取對自己有利而對他人不利的經濟利益,總是千方百計地逃避法律,在手段上更是花樣翻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密協議范本怎么寫
2021-02-12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給別人擔保銀行凍結賬戶怎么辦
2021-02-02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擔保合同的主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抵押物有哪些種類
2021-01-08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若公司倒閉該如何賠償員工
2021-02-12實習期沒有工資需要簽合同嗎
2021-02-13交強險投保情況包含哪些類型
2021-02-08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工程保險費取費標準
2020-12-05保險公司能幫助索賠嗎
2020-11-25公司拖欠工人保險如何維權
2020-12-11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國有林地承包經營有什么規定
2021-02-27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