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1][2]過程中,采取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等欺騙手段,騙取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構成要件:
1.本罪的客體,是復雜客體,即國家對經濟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全。本罪的對象是公私財物。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首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條,本罪的詐騙行為表現為下列五種形式:
(1)以虛構單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這里所稱的票據,主要指能作為擔保憑證的金融票據,即匯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謂其他產權證明,包括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以及能證明動產、不動產的各種有效證明文件。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這里所說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簽訂、履行經濟合同過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種方法以外,以經濟合同為手段、以騙取合同約定的由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但報財物為目的的一切手段。
行為人只要實施上述一種詐騙行為,便可構成本罪。
其次,詐騙對方當事人財物必須數額較大的。所謂數額較大,根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
(2)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的,數額在五萬至二十萬元以上的。
3.本罪的主體,個人或單位均可構成。犯本罪的個人是一般主體,犯本罪的單位是任何單位。
4.本罪的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對方當事人財物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程施工工人受傷如何處理
2021-01-27商標轉讓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8店鋪租賃合同沒有到期可以提前解除嗎
2020-12-10沒收個人財產執行時間是多久
2020-12-04法院違法審理案件怎么找證據
2021-03-06一個負刑事責任從抓到審判要多久
2020-11-11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可變更合同的前提有什么
2021-01-01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稅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2-23購房之后應怎樣避免吃虧
2021-03-0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合同到期可以調崗嗎
2020-12-01勞務外包協議書
2020-12-20人壽保險索賠要有哪些材料及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9代位追償在財險和壽險中的不同運用
2020-11-17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保險合同成立兩年后能否以未如實告知拒賠
2021-03-08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