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選擇繁華生活區
2008年的時候soho中國的董事長潘*屹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十多年來,只投資市中心房子。他認為,城市中央區域永遠屬于稀缺資源,投資一定是看漲的,而且即使房價不漲,房租也永遠是漲的。而面對目前市中心住房飽和的狀態,對于其他非市中心的地段如何選擇呢?潘*屹表示,“那就要有一個超前的觀點,預測這個區域地價及基礎設施等等能不能起來。總之,買房最重要的是看地段,要特別小心,千萬別看瓷磚、馬桶。”
因此對于新人們來說,選擇住房的地段無外乎位置和配套兩個方面。而選擇婚房,不妨從交通上考慮一下,建議新人們可以參考兩人的上班地點,盡量挑選距離兩地的車程都在半小時內的地區。對于處在事業期的新人,一個交通便利的樓盤,是雙贏的選擇。如果位置太遠,建議選擇放棄,尤其是在太原省會城市,以后堵起車那生活起來相當不方便。
此外還要考慮社區配套。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缺少任何一樣都會使人們的生活受到一些影響。完善的商業配套,無疑是新婚家庭品質生活的保證。因此樓盤周邊有便利店、菜市場、銀行、飯店等生活配套就非常重要。
專家認為,在省內各城市里,都存在一些居住氛圍非常不錯的老城區。其特點是建筑年代較久,多以老式單位福利房及原居民自建房產為主,小區比例高。原居民比例通常比較高,居住氛圍好,生活成本相對不高。這種區域最大的優勢就是交通便利,配套完備,綜合生活成本比較低。但是,同樣在這種區域新房放量較少,而且價格不低。入市的產品,多為10年以上二手房。因此,對于純粹居住需求而言,這種區域的二手房是首選。住幾年之后,轉手也容易,出租也可以。
和學校“掛鉤”將來很省事
所有的家庭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如何才能給孩子一個好的人文環境,這是購房者在選擇住房時必須慎重考慮的。購房者應該看該地段附近有無重點小學,重點中學,甚至有無大學。因為一方面自己的孩子以后有可能會在這些重點學校里學習,另一方面一個好的人文環境對于孩子成長的潛移默化作用是無法估量的。
因此,近年來很多樓盤針對業主對教育資源的旺盛需求,推出了學區房、學位房等具備金字營銷招牌的產品。如雨后春筍般的教育樓盤、隨處可見的“名校入駐”“出門就是校門”等宣傳廣告,都在吸引著廣大購房者。
相對學區房而言,很多樓盤建起了“學位房”,在市場不景氣下這種產品卻備受歡迎。所謂學位房,是因業主在買房后能獲得相關學校“學位”而得名。我省開發商有的項目因其引進了學校,或與某些“名校”有聯建、合作方面的關系,業主子女入住落戶后可直接入學。在樓盤宣傳廣告中,經常能看到樓盤與名校簽約或合作,購買該樓盤的業主子女將來即可享受到簽約學校的入學資格。相比學區房,學位房則更加靠譜。學位房是開發商給業主的承諾,購房后就有資格入讀該學校。
容易忽略的“禁忌區”
除了大多數購房者優先考慮的上述條件外,還有很多人容易忽略一些細節。如果不充分考慮,這些問題會讓入住后的業主頭疼不已。
首先,住宅要求周圍環境很安靜,不能有太大的噪音。因此購房者要考慮所選的地段周圍是否有大型的工廠、劇院等,或者鄰近菜場、學校或交通要道。此外,臨街的小區不建議買,這樣的房子以后勢必會有許多噪聲。特別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購房者,買房還是往小區內走一走,環境清凈,家人住進去也擁有高質量的休息時間。
其次,離公路太近的房子不建議買。距離公路太近的房子,其一,如果高速沒有隔音帶,夜間會很吵;其二,由于靠近公路,樓房外立面的磨損會比幽靜空曠的嚴重,外立面會比一般小區顯得陳舊。
最后,樓下底商作為餐飲的房子不建議買。因為樓上的住戶會受到蟑螂的困擾,愛干凈的購房者特別注意這一點。現在大多數底商規定是不允許做餐飲的。如果底商是做洗衣店、書店、小超市、水站來用,一般不會存在這些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殘疾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2020-11-11財產被保全我們怎么知道
2021-03-12可以同時約定仲裁和訴訟嗎
2020-11-09交通事故精神損失費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1-02-16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沒有勞動糾紛是否就沒有經濟糾紛
2021-02-08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車險理賠技巧
2021-03-08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05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公司及工作人員的禁止行為包括哪些
2020-11-24管理保險代理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6非法從事保險代理業務或者經紀業務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4保險人的權利和義務
2021-01-31公司拆遷補償要交稅嗎
2021-01-09大棚拆遷的合法流程是什么
2020-12-24非居住房主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