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識產權觀點。這種觀點的主要內容是:虛擬財產是智力成果。因為虛擬財產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可復制性以及需要載體,故應該把其視為知識產權種的著作權來保護。網絡游戲玩家對虛擬財產擁有的只是使用權,而虛擬財產的所有權和處分權歸服務商所有。相關人士認為,網絡游戲服務商的智力成果,在于其創造了游戲角色、形象、各種不同功能的裝備等等有他們自身新穎性的東西。這些或者可以作為版權的一種客體。但是玩家擁有的虛擬財產顯然不是這些“作品”,而是一種價值,是玩家通過勞動掙的或支付了金錢獲得的、可以滿足玩家在虛擬社區空間生存和發展需要的價值。將這種價值視為服務商的智力成果,“混要了作為一種智力產品的虛擬物品(按其觀點)和玩家通過付出勞動、金錢取得的虛擬物品之間的差別”[9],因此是不妥當的。
(二)物權觀點。有人認為虛擬財產可以作為物權的客體。韓國的相關立法也明確規定網絡游戲種的虛擬角色和虛擬物品獨立于服務商而具有財產價值,從而在實際上確認了虛擬財產權利的物權性質。將虛擬財產視為物,可以更好地保護游戲玩家的利益,但在法理上有以下困難:第一,物權是直接支配權,無需借助他人行為,義務人是不特定的。然而虛擬財產的擁有者行使權力卻恰恰需要服務提供商的配合。第二,物權的客體應當是有體物,而虛擬財產是無形的。物權理論將物權的客體限制在有體物,在特別的情況下由法律特別規定,無體物才可以成為物權的客體,這是有重要的依據的。如果認為所有權的客體可以是無體物,那么權利自然可以成為所有權的客體,“則會出現債權的所有權,繼承權的所有權,甚至所有權的所有權,這樣則所有的概念本身將限于自相矛盾與模糊不清的狀態中去”。不顧及傳統的物權理論而強行將虛擬財產列入物權法的范疇,是不科學的。
(三)合同觀點。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虛擬財產是債權存在的一種憑證,這一債的關系源于玩家與服務商之間的服務合同關系。這一種觀點較好的解釋了服務商對游戲玩家所負的義務,得到較多學者的認同。但是,將虛擬財產視為一種合同憑證,把對虛擬財產的研究重點放在其合同表征作用,而不是虛擬財產本身,忽視了虛擬財產的最關鍵問題,價值問題。
虛擬財產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可復制性以及需要載體,故應該把其視為知識產權種的著作權來保護。網絡游戲玩家對虛擬財產擁有的只是使用權,而虛擬財產的所有權和處分權歸服務商所有。還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九級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單方事故能否構成工傷
2020-11-29涉外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07非訴行政執行案件屬于哪個法院管轄
2020-12-03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合同到期限勞動者還能不能否獲得補償呢
2021-02-20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人壽保險公司的責任是什么,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內容
2020-12-1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投保財產險怎么收費
2021-02-27海洋運輸貨物有幾種保險
2020-12-0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保險合同違約責任有哪些
2021-03-07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