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占罪的客體要件是什么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他人財物的所有權。
本罪的犯罪對象為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和埋藏物。所謂他人的交給自己保管的財物即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是指通過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約或有關規定而為他人收藏、管理的財物,所謂他人的遺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應帶走卻因遺忘沒有帶走的財物,如買東西將物品忘在柜臺上,到他人家里玩將東西遺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車把財物遺忘在車里等。應當提出,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后者是失主丟失的財物,失去對財物的控制時間相對較長,一般也不知道丟失的時間和地點,拾撿者一般不知道也難以找到丟失之人。而遺忘物,則是剛剛、暫時遺忘之物,遺忘者對之失去的控制時間相對較短,一般會很快回想起來遺忘的時間與地點,回來尋找,而拾揀者一般也知道遺忘者是誰。遺忘物也不同于遺棄物,后者則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處分而拋棄的財物。所謂埋藏物,是指為隱藏而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錢財、埋在墳墓中的珠寶等。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文物,后者年代久遠,具有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一般應屬于國家所有。
總之,無論是代為保管之物還是遺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須是他人的財物。所謂他人,在這里僅指公民個人,不包括國家或單位。國家、單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而由他人代管的,行為人如果非法占為己有,則應構成貪污罪或者職務侵占罪,他人遺忘的財物,財物的所有權雖然可能是國家或單位的,但遺忘行為僅是個人行為,其應對遺忘之物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從本質上講,仍屬于遺忘者個人之物。至于埋藏物,國家和單位一般不會為了隱藏而埋于地,因此,不會存在本罪意義上的埋藏物。至于這些財物的表現形式,則可多種多樣,既可以是動產,又可以是不動產;既可以是有形物,又可以是無形物;既可以是合法之物,又可以是違禁品、贓物;等等。
二、侵占罪與盜竊罪的界限
侵占罪與盜竊罪同屬侵犯財產罪,其主體都是一般主體。其區別主要表現在:盜竊罪是秘密竊取公私財物的行為,在盜竊時,財物并不在行為人控制之下:而侵占罪則是行為人實施侵占行為時,被侵占之物當時已在他的實際控制之下。
對于侵占罪中的財物,只能是私人財物,但不可以是公共財物。同時,在侵占的財產達到數額較大標準,而行為人又拒不退還或者交出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按照本罪論處。實踐中,如果發現他人侵占了自己的財產,同時符合該罪的立案標準,受害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因為本罪屬于法定的自訴案件,需要受害人自己向法院告訴,法院是不會主動處理的。
侵占罪屬于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嗎?
最高院侵占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侵占罪能向公安機關報案嗎,怎么認定侵占罪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助理醫師在二級醫院獨立值班出現事故有責任嗎
2021-01-17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交通違規被拍照怎么處理
2020-11-08遭受家庭暴力 應學會理性自救
2020-12-19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工會經費上繳比例是多少
2020-12-10人壽保險具體包括哪些類型
2021-01-13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個人信息錯誤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13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人身保險
2021-01-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途有什么
2021-01-21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土地轉包合同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