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法院在入室搶劫的犯罪情況下是不支持精神損失費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私下協議獲得。
精神損失費的定義和數額
精神損失費法律上定義為精神損害撫慰金。目前沒有具體的量化的數字,但最高法確定了以下幾個原則: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精神損失費適用的情況
《關于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理國家賠償案件適用精神損害賠償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具體數額,原則上不超過依照國家賠償法第33條、第34條所確定的人身自由賠償金、生命健康賠償金總額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受害人對精神損害事實和嚴重后果的產生或者擴大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其過錯程度減少或者不予支付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發現賠償請求人在申請國家賠償時僅就人身自由或者生命健康所受侵害提出賠償申請,沒有同時就精神損害提出賠償申請的,應當向其釋明國家賠償法第35條的內容,并將相關情況記錄在案。按相關法律規定,如果由于涉嫌盜竊刑事犯罪的犯罪分子的犯罪行為而造成的物質損失,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受害人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一條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遭遇犯罪的受害者往往會受到很大的精神打擊,也許會對自己今后的生活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索要精神損失費也是十分的合理的,但是并不是任何的情況都可以隨意的索取精神損失費,我們應該很好的區分這一類的情況。如果您還有這方面的疑問,可以聯系律霸網的專業律師為您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隱私權可以治安拘留嗎
2021-02-14事實婚姻離婚孩子怎么處理
2021-01-22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商標權需要攤銷嗎
2021-01-16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環境污染造成損害該如何承擔責任
2021-01-22裁定管轄包括哪三種管轄
2021-01-01房地產抵押登記的程序
2021-01-21股份公司章程工商局版本是怎么樣的
2020-11-25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保密協議沒有保密費合法嗎
2021-01-18人身保險不予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26人身保險投保方擁有怎樣的權利
2021-01-28保險理賠金可以留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20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保險合同的特約條款包括哪些
2021-01-31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國有土地出讓必須凈地嗎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