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取多少金額才算犯罪
一般詐騙罪和盜竊罪相同,經濟詐騙罪如集資詐騙、貸款詐騙、票據詐騙等見《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參照經濟詐騙罪立案標準的法律法規,現行的法律法規對詐騙罪量刑標準進行了相關的補充: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數額達2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達30000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達20萬以上的屬于數額特別巨大;達到以上的數額同時又具有以下情節,酌情從嚴懲處:
(1)通過發送短信、撥打電話或者利用互聯網、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發布虛假信息,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2)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3)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4)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犯罪構成
(一)?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二)?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三)?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
(四)、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現在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
合同詐騙的詐騙手段有哪些
合同詐騙中,詐騙者的主要目的是騙取對方的合同履行(包括款、物),為達此目的,詐騙者千方百計地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使對方與其簽訂合同并履行合同。通常,詐騙者會在以下幾個方面詐騙對方:
1、在主體上,一是采取偽造證件的手段虛構不存在的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是冒用他人的名義。
2、在合同的標的物上,謊稱擁有某件或某些物品,尤其是緊俏物品,或宣稱對某物品享有處分權。
3、在履約行為上,用偽造、變造、無效或不能兌現的票據或其他結算憑證支付。
4、在履約能力上,采取自己先履行小部分義務的方式騙取對方對大部分義務的履行,或通過訂立并履行小額合同樹立誠信形象后再與對方訂立巨額合同進行詐騙。
5、在擔保上,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的擔保。
此外,詐騙者還可能采取收取定金、預付款后攜款潛逃的手段進行詐騙,或是在合同條款上設定對方極容易違約的條款,從而在對方違約時收取違約金或賠償金。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騙取多少金額才構成犯罪”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詐騙行為構成犯罪的與詐騙的金額和犯罪情節有關,詐騙金額達到數額較大,就可以追究刑事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中的“反向假冒”的法律規制
2020-12-26分手見面禮要退還嗎
2021-01-22政府制定律師服務收費是否要實行聽證程序
2020-12-31公司解散如何追繳未繳出資
2020-11-21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離婚時財產分割法規大全
2021-02-11家庭冷暴力的緩解方法有哪些
2020-11-13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法院進入簡易程序多久能審,還可以上訴嗎
2020-11-13肇事逃逸是交警判定嗎
2021-01-28分公司簽定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04民間借貸的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1-02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補繳社會保險是否屬于勞動糾紛
2020-12-02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已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帶病投保人可獲得理賠嗎
2020-12-05失業保險不領取以后還可以拿嗎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