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醫騙取大量財產如何界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36條的規定,非法行醫罪,是指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擅自從事醫療活動,情節嚴重的行為。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辦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非法行醫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8年5月9日起施行)第4條的規定,實施非法行醫犯罪,同時構成生產、銷售假藥罪,生產、銷售劣藥罪,詐騙罪等其他犯罪的,依照刑法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因此,周某的行為觸犯了非法行醫罪,也觸犯了詐騙罪,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不實行數罪并罰.
非法行醫與以行醫為名實施詐騙的區別
1、從主體上來看,非法行醫的主體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而行醫詐騙的主體既可以是未取得醫生執業資格的人,也可以是合法執業的醫生。
2、從主觀方面來看,兩罪都是故意,但是目的不同,非法行醫是通過行醫進行營利,而詐騙則是通過這種行為騙取他人的財產。
3、從客觀方面來看,非法行醫的主要行為是行醫,就是說是以醫療行為為主要部分,而詐騙行為在客觀方面的主要行為并不在于行醫,而在于將他人的錢財騙到手,錢財到手之后行不行醫都沒有關系了,所以行醫并不是詐騙的主要行為。
4、從客體來看,非法行醫侵犯的是國家對醫療衛生的管理秩序和就診人的人身權利,而行醫詐騙侵犯的主要是就診人的財產權利。
非法行醫犯罪的刑事責任
非法行醫者不僅無視國家法律,不經衛生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而且病房表現為醫療技術水平低下,甚至根本不懂得醫學,往往給病人造成較為嚴重的損害,考慮到危及生命。
由于非法行醫與醫療糾紛的性質不同,承擔刑事責任的范圍和條件也有很大差別。從本質上講,非法行醫與其他普通傷害是相同的,但從犯罪的主觀方面來分析,非法行醫無論手段如何惡劣,仍然屬于過失犯罪。即非法行醫者對發生的傷害結果應該預見,因累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結果,非法行醫者對傷結果的發生不是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而是持不定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非法行醫者,還是靠診療營利,而是打著診療的旗號,或直接騙取錢財,或兜售偽劣“藥品”,或在病人身上實施明知有毒或有害的措施,此時已不屬于單純的非法行醫,應按故意犯罪追究相應的刑事責任。
由此可見,我們可以知道,對于非法行醫的行為人,并不是只給予刑事處罰的,還會讓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與民事賠償責任。實踐中,往往就民事賠償責任雙方無法達成一致,遇到這樣的情況,建議您最好找專業律師來幫助自己維權。更多法律問題,律霸網提供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發生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1-01-07轉繼承適用的范圍是什么
2021-02-09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工傷待遇未解決勞動關系是否存續
2021-03-10用工備案的用工形式是什么意思
2021-02-13產假期間員工裁員補償標準
2020-12-17HR外包
2021-03-11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勞動糾紛材料怎么寫
2020-12-20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它的保險金又是怎樣給付的
2021-02-03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重大疾病險公司拒絕理賠該如何處理
2020-12-06人身保險新型產品包括哪些?
2021-02-08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短期團體健康保險產品可以調整產品參數嗎
2020-11-22保險公司倒閉了保險怎么辦
2021-01-13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怎樣改變土地用途
2021-03-06《土地管理法》對農村土地流轉青苗補償標準有什么規定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