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的條件是什么
(一)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這里所指的“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
(二)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案件立案的目的是對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刑罰應罰性行為的進行追究。因此,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刑事訴訟法》第16條對不追究刑事責任的情形作了規定,主要包括以下五種情形和一條兜底條款。(1)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通過劃清罪與非罪的界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2)犯罪己過追訴時效期限的。我國刑法對追訴時效作了明確的規定,在立案過程中理應遵守執行。(3)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特赦是國家對某些犯罪或者特定的犯罪人免除刑罰的一部或全部的措施。已經赦免得罪行,不應立案追究。(4)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告訴才處理的案件,屬于刑事自訴案件,被害人依法享有決定是否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責任的自主權。(5)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死亡的,刑事責任的承擔者已不存在,再追究死者的刑事責任已沒有意義,故不予立案。(6)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如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時所造成的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以上情形只要屬于其中之一者,就應當決定不立案。已經立案追究的,在偵查階段應撤銷案件;在起訴階段應不起訴;在審判階段應終止案件或者宣告無罪;在執行階段應按審判監督程序依法重新審理。
另外,對于自訴案件,自訴人起訴后,只要符合以下條件,人民法院就應當受理:(1)案件屬于自訴案件的范圍;(2)案件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3)有明確的被告人,具體的訴訟請求和能夠證明被告人犯罪事實的證據;(4)起訴的主體是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
二、公安局不立案怎么辦
受害人可以通過檢察立案監督的途徑達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首次明確將立案監督與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刑事判決、裁定監督和執行監督并列,作為檢察機關履行法律監督的重要職責之一。
所謂立案監督,就是指刑事訴訟法規定的,由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的,對刑事案件立案實行訴訟監督的法律監督方式。通過立案監督,可以保障法律能夠得到及時、統一、正確實施,依法糾正和防止公安機關有案不立或者以罰代刑的現象,使犯罪分子受到刑事追究,從而促進司法公正,維護法律尊嚴。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113條規定:“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后應當立案。”可以向當地檢察院控告,由檢察機關根據受害人提供的有關材料,再進行必要的調查后依法監督公安機關進行刑事立案處理。
公民一般是向派出所報案,這個時候自然就需要由公安機關來決定是否立案。而在公安機關決定不立案的情況下,受害人表示不服的話,則可以通過檢察立案監督的途徑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此時,可以向當地人民檢察院提出,而檢察院則應當要求公安機關作出不予立案的理由說明。
刑事訴訟立案程序是怎樣的?
刑事案件立案之后多久能抓人
刑事案件法院立案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特殊侵權行為怎么規定
2021-03-02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中國人同外國人內地結婚如何辦理手續
2021-01-16打官司怎樣請律師,委托律師打官司注意事項
2020-12-29連帶責任多長時間就沒有了
2021-02-27解除合同催告合理期限
2021-02-09炒股盈利怎么算
2021-03-07交通事故“私了”
2021-03-25放棄繼承權有啥法律后果
2021-03-16民政管土地糾紛嗎
2020-12-18實習期離職要交違約金嗎
2021-01-04遭遇口頭辭職該怎么辦
2021-02-0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的處理
2021-03-11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投保人可以選擇重復保險嗎
2021-03-26提高保險理賠效率主要有幾種方法
2021-02-13誰為保險代理人惹的“禍”負責?
2020-12-07人身保險
2021-01-02以個人的名義是否可以與公司簽定建筑承包合同
2021-01-28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