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立案偵查是什么意思?
立案偵查是指,公安機關接到公民報案、控告、舉報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或者觸犯《刑法》的犯罪嫌疑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案件,受理后經領導批準,立為刑事或治安案件查處的行為。
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有犯罪事實存在。
2、該犯罪事實依法需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有犯罪事實,但法律規定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不能立案。
司法機關對于控告、檢舉或者自首的材料,應按管轄范圍進行審查。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的,應移送主管機關處理,并通知控告人、檢舉人;對于不屬于自己管轄而又必須采取緊急措施的,應先采取緊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機關。如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立案。立案后,一般案件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開始偵查;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審理;如沒有犯罪事實,或者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則不予立案。
二、刑事偵查終結的條件有哪些?
公安機關偵查終結的案件,應當做到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并且寫出起訴意見書,連同案卷材料、證據一并移送同級人民檢察院審查決定。根據法律規定和實踐中的做法,偵查終結的條件是:
1、犯罪事實已經查清。犯罪事實已經查清,這是偵查終結的首要條件。犯罪事實已經查清是指對于犯罪人、犯罪時間和地點、犯罪動機和目的、犯罪手段、犯罪后果都已經查清,并且沒有遺漏犯罪罪行,沒有遺漏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其他人。犯罪事實沒有查清,偵查不能終結。
2、案件的證據確實、充分。證據的確實、充分是偵查終結的一個重要條件,證據確實、充分,是指案件的證據材料來源可靠,經核對無誤,證據與案件事實之間的聯系,案內各種證據之間能夠相互印證,足以確實證明犯罪嫌疑人的行為已經構成犯罪。
3、法律手續完備。偵查終結時,各種法律手續必須齊全、完備。法律手續是偵查機關辦案的依據,也是對偵查工作的一種監督,是偵查工作質量的保證,所以,只有法律手續完備,才可偵查終結。
綜上所述,發生刑事案件后,受害人會去報案,符合條件的公安機關立案處理,之后案件進入刑事偵查環節,立案是案件啟動受理的第一步,如果不予立案,也應當及時告知報案人相關理由。受害人對此有異議的,可以向檢察院申訴。
立案到批捕的流程有哪些
公安機關不予立案應該怎么辦
立案申請書格式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安抗辯權體現了什么原則
2021-02-21面對拆遷,你知道怎么談判嗎
2021-02-12行政案件被裁定超時效怎么辦
2020-11-28涉外結婚的地方在哪里
2021-02-24延邊州涉外婚姻拒簽案例分析
2020-12-18個體戶不得從事哪些活動
2021-01-06個人債務聲明書怎么寫
2021-01-16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會死嗎
2021-03-23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代位繼承人放棄繼承
2021-03-23確認勞動關系糾紛能否主張賠償
2021-02-20猜疑屬不屬于家庭冷暴力
2021-03-05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商業銀行法中的關系人是指什么
2020-11-15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合同法履行時間適當是指多久
2020-11-22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交通事故簽了責任書多久賠償
2020-11-23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