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行為不屬于盜竊罪
對某些具有小偷小摸行為的、因受災生活困難偶爾偷竊財物的、或者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分贓甚微的,可不作盜竊罪處理,必要時,可由主管機關予以適當處罰。把偷竊自己家屬或近親屬財物的行為與社會上的盜竊犯罪行為加以區別。《解釋》規定,對此類案件,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社會上作案的有所區別。根據《解釋》的規定,盜竊公私財物雖已達到“數額較大”的起點,但情節輕微,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作為犯罪處。
1、已滿十六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作案的。
2、全部退贓、退賠的。
3、主動投案的。
4、被脅迫參加盜竊活動,沒有分贓或者獲贓較少的。
5、其他情節輕微、危害不大的。
二、親屬盜竊怎么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盜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自己家里的財物或者近親屬的財物,一般可不按犯罪處理;對確有追究刑事責任必要的,在處理時也應同在社會上作案有所區別。”如何理解“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要從盜竊數額、盜竊次數、主觀惡性以及親屬的態度等方面綜合分析判斷。其中,家庭成員或親屬的態度是決定是否追究刑事責任,應當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對家庭成員及親屬間盜竊雖然達到了普通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的規定標準,但沒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一般可不作為犯罪處理。“確有必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必須是盜竊數額較大或巨大,同時又具有其他嚴重情節,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憤慨,要求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多次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經教育不改,引起家庭成員和親屬不安的;盜竊無生活來源的親屬財產,造成其生活困難,或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盜竊數額特別巨大,揮霍浪費,無法追回,給家庭成員和親屬造成重大損失的;盜竊主觀惡性深,多次在社會上盜竊,因種種原因限制而盜竊數額不大,而又轉為盜竊家庭親屬財產的;因盜竊造成家庭成員和親屬關系劣變和其他嚴重后果的等等。
綜合上面的介紹,一些人可能會盜竊親屬的財物,盜竊親屬財物是否構成犯罪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盜竊親屬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買賣合同草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0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涉外婚姻離婚怎么進行財產分割
2021-01-05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召開方式進行規定
2021-01-20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路邊停車方向不一樣會違章嗎
2020-12-14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虛假公司簽的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21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公司不交保險要交個人所得稅嗎
2021-03-25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要交通事故的賠償
2021-03-2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保險受益人法律問題研究
2020-12-09保險代理合同書
2020-12-04“忠誠”也可保險嗎
2021-03-05什么情況下要補繳耕地占用稅
2021-02-26邢臺市房屋拆遷怎樣補償
2021-02-25農村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