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客觀要件是什么?其實就是在問,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有哪些行為方式。這也是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犯罪構成之一。但很多人都不能全面的了解此罪的客觀要件。接下來,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行為人在客觀上表現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賄賂的行為,或在經濟往來中,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詳續費的行為。
索取或受賄
所謂賄賂,是指金錢、物品或其他諸如房地產使用權、計劃供應票證等財產性利益。所謂索取賄賂,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他人求其謀取利益或解決困難等時,采取刁難、拖延、要挾等手段,主動向對方索要賄賂的行為。至于索賄的形式,則可以多種多樣,既可以采取口頭形式,也可以采取書面形式;既可以當面索取,也可能通過第三者轉告索要;既可以是公開索要,又可以暗示請托人給予;等等。所謂收受賄賂,是指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以是否執行其本身職務所要求的行為為條件,收受他人主動送予財物的行為。在索取賄賂中,犯罪人為主動的,送取賄賂的人則是被動的。但在收受賄賂中,送取賄賂的人卻是主動的,而犯罪人則是被動的。收受賄賂,就形式而言,一般是直接收取,但也可以是間接收取;可以是事前收受,也可以是事后收受。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都不影響本罪成立。 索取賄賂或收受賄賂是本罪行為的兩種不同的表現方式。無論何種行為方式,只要有其之一的,就可構成本罪。如果同時具有兩種方式也不能數罪并罰,應以一罪論處。
利用職務便利
行為人利用了職務上的便利,否則,雖有索取或收受他人財物或財產性利益的行為,但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也不能構成本罪。行為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構成本罪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權或者與職務或者所在崗位有關的便利條件。所謂職權,是指本人職務、崗位范圍的權力。所謂與職務或崗位相關,則是指雖沒有直接利用職務或崗位的權利,但卻利用了本人職權、崗位或地位形成的地位,通過他人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條件。其內涵應當包括下列幾個方面:
(1)利用自己主管、分管、經手等工作職務、崗位范圍內的權限;
(2)利用憑借自已的權力去指揮、影響下屬及利用其他人員與職務相關的權限,為送取賄賂的人謀取利益;
(3)利用、憑借權限、崗位、地位控制、左右其他人員,或者利用其他對有求于己的人員職務上的權限,為送取賄賂的人講取利益。后兩種行為雖然是利用第三者的權限,但其是以自己的職務、崗位、地位等為基礎的。倘若與自己的職務、崗位無關,如純系人情關系,諸如朋友關系、親屬關系,則不屬于職務之便的范圍,收受這樣的財物,不應以犯罪論處。
為他人謀利
目的意在為他人謀取利益,否則,雖然收受了他人財物,亦不能構成本罪。對收受行為來說、提供財物的人如果沒有謀取任何利益的要求,單純送予他從人財物的行為則不是行賄,而是贈予。此外,還應強調的是,為他人謀取利益,既包括正當利益,又包括不正當甚至非法利益;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既可以已經實際謀取,又可以開始謀取但未成功;還可以是采取明示或暗示的方式作出了承諾但尚未實行。只要能夠查明行為人具有承諾、實行或者已經實際為他人謀取了利益,都應屬于意在為他人謀取利益。當然,如果不能證實行為人具有承諾、實行或實際為他人謀利之一的,即便收取了財物,亦不能以本罪論處。至于索取他人財物的,由于其本身就屬情節嚴重,因此,構成其罪并不要求以為他人謀利為必要。其不論是否為他人謀利,均可構成本罪。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的客觀要件表現在上述三方面,即要有索賄或受賄的行為,同時還得是利用了自己的職務便利來做此行為,接著此行為是在為他人謀取利益。如果您對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還是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您可以咨詢律霸網站的律師。
受賄罪主體有哪些
利用影響力受賄罪與受賄罪的區別有哪些
商業受賄罪的立案標準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權的時效抗辯權多久提出才是有效的
2020-12-09死刑復核期間可以見家屬嗎
2020-12-09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勞動關系轉移是什么意思
2020-12-07超市雇員受傷責任承擔,由誰負責
2021-03-10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人壽保險理賠時間是多久
2020-11-09此案保險公司應拒賠
2020-11-24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山林被征能辦失地保險嗎
2020-12-17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訴訟費是保險當事人的直接財產損失
2021-02-09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保險公司被判賠償焦點案例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