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刑法中已經沒有了公司人員受賄罪這種罪名,取而代之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今天,律霸小編將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關于公司人員受賄罪如何認定的問題,希望能夠幫你進一步了解相關知識。
1.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非罪行為的界限。
(1)按照《刑法》第163條的規定,構成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必須是受賄數額較大的,不足較大數額的按一般受賄行為處理。數額較大的具體界限,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印發《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通知第十條規定:[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或者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2)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在法律、政策許可的范圍內,通過自己的勞動換取合理報酬的,不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受賄,因而是合法行為而不是犯罪。
(3)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接受親朋好友的一般禮節性饋贈,而沒有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朋好友謀取利益的,不成立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上述(2)、(3)兩點說明,區分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合法行為的界限,關鍵是看行為人獲得的財物是否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利益而取得。
(4)區分以收受回扣、手續費為特點的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與正當業務行為的界限。在正常的市場交易行為中,取得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折扣、傭金是正當業務行為;而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為個人所有的,應認定為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受賄罪。
2.劃清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與受賄罪的界限。
兩罪區分的關鍵在于犯罪主體的不同:本罪的主體是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人員,即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以及以國家工作人員論的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有公司、企業、國有其他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其他單位從事公務的人員。
實踐中,罪與非罪的界限是很關鍵的,如果把握不好,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冤假錯案。同時,我們還需要注意,公司人員受賄罪與受賄罪的區別,其實這兩個罪名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犯罪主體的不一樣。前者是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而后者是國家工作人員。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怎么理解
非國家公務人員受賄罪構成特征是什么 ?
受賄罪處罰標準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起訴狀應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7民事案件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2021-03-16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何為商標被搶,商標被搶注了怎么辦
2021-01-31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怎么中止孩子的探望權
2021-01-23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協議離婚的手續是什么
2021-02-17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民間房產抵押借貸流程
2021-01-03入職時信息欺瞞可以不發工資嗎
2021-01-25哪些情況下勞動爭議不得仲裁
2021-02-02跳槽去另一個公司保險基數怎么算
2020-12-20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受益人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2021-03-17再保險公司概述
2021-02-12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土地承包糾紛應該如何處理
2021-01-20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