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總則六周歲有相關規定嗎
民法通則規定的10歲年齡限制下降到了6歲,這一條在審議中引起眾多委員“開火”。根據民法總則草案第18條規定: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實施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民法通則把10歲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起點是有道理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滿10周歲的人,一般已經完成了初級小學的教育,進入了小學的高級教育階段,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二是,滿10周歲的人單獨接觸社會的機會相對較多,有了一定的社會閱歷,能夠初步了解自己行為的一般性質和相對后果。
從10歲降為6歲,意味著從小學生降至幼兒園階段,蘇澤林委員認為,讓他們承擔一定的民事法律后果不符合孩子的生理特征、不符合實際。
有人提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如果將來沒有司法解釋,或者不以列舉的方式說明,就很容易在實踐中引起歧義,裁定比較困難。“打個比方說要是父母離婚選跟誰,就屬于與智力和年齡相適應的法律行為,這可能與6周歲不太相符。”
也有人認為,限制民事行為人能力年齡標準從現在的10歲調整到6歲,考慮當前未成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和認識能力有所提高,就降到上學的6歲的法定年齡。這一步是不是走的快了一點?他建議調到8歲。許振超委員也建議,年齡問題要好好論證一下,要拿出足夠的證據說明6周歲足夠承擔,不能把沿海地區發達地區的一些“神童”的情況概括到全國。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的民法總則對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重新進行了定義,從十歲降低到了六歲的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意思就是可以獨立實施相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但是對于其他不在范圍內的民事法律行為需要有法定代理人。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個體工商戶可否有字號?
民法總則委托代理終止的條件是什么
民法總則見義勇為解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訂金
2020-12-01留置權是否需要約定
2021-01-19網貸逾期多久放棄催收
2020-11-12什么是嫖宿幼女罪
2021-02-19同居的法律定義是怎樣的
2020-12-21如何安全支付二手房中介費
2020-12-02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有簽名沒有公章的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1合同期滿后公司終止合同應該怎樣補償
2021-03-24勞務外包是同工同酬嗎
2020-12-22降低損失的退保技巧有哪些
2020-12-22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車輛剮蹭對方全責走保險流程什么樣
2021-01-30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對方車主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3-11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
2021-01-24保險利益原則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