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清楚,受賄罪屬于特殊主體犯罪,也就是說一般的主體其實可能并不會認定為此罪,當然單位肯定是不能構成此罪的。如果國有單位有受賄行為的話,那此時一般是認定為單位受賄罪。那究竟受賄罪的主體構成要件是怎樣的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受賄罪的主體構成要件是怎樣的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國家工作人員,另據本法第93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包括當然的國家工作人員,即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擬定的國家工作人員,即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
二、國家工作人員親屬受賄案件如何認定
根據本法第163條、本條、第386條和第388條規定,受賄罪的主體只能是國家工作人員。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國家工作人員的親屬,可以成為受賄罪的共犯,而無論該親屬本身是否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
在認定此類案件時,應注意以下問題:
1、國家工作人員親屬受賄案件包括三種情形:
(1)共同故意受賄。即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時,自己不索取或非法收受賄賂但明知其親屬會從中索取、收受賄賂的行為。它又可分為:
直接故意的共同受賄。即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時,自己不直接索取或收受賄賂,但希望其親屬從中索取收受賄賂的行為。
間接故意的共同受賄。即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時,自己不直接索取或收受賄賂,但卻放任或默認其親屬從中收受、索取賄賂的行為。
(2)過失受賄。即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本人沒有索取、收受賄賂,但對自己的行為可能導致其親屬從中索取、收受賄賂的結果,應當預見沒有預見或輕信可以避免,但最終結果是其親屬客觀上實施了索取、收受賄賂的行為。
(3)親屬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地位和影響,直接為他人謀取利益而受賄。
2、要針對國家工作人員親屬受賄案件的不同類型,具體分析、認定。
(1)就共同受賄而言,應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要認定國家工作人員與其親屬之間是否具有共同受財的故意。如果有,則認定為共同受賄行為,如果沒有,則不宜認定為共同故意犯罪。
從利用職權者為行賄人謀取利益的態度后變化看,有的利用職權者受賄前對行賄人的要求,態度是冷淡的,既不拒絕也不承諾,往往使行賄的一方感到有利叮圖而下賭注。利用職權者則在本人或親屬收受了賄賂之后。變消極為積極,四處活動,甚至挺而走險,采取非法手段,千方百計地滿足行賄人的要求。對此,我們就不能單純憑利用職權者不知內情的自我表白和其親屬¨未曾告知的供詞,否定利用職權者存在受賄的主觀故意,而應當根據利用職權者態度的前后變化及其行為表現,結合其它證據進行分析,予以認定。
從利用職權者對待親屬收受他人賄賂的態度看,國家工作人員主觀上有貪圖財物的共同故意,在行動上就往往表現為:或者是赤裸裸的慫恿,或者是心照不宣的默許。其中尤以后一種情況最為常見。如有見到行賄人送貨上門時有意回避,讓其親屬收受,過后佯充不知:有的口頭說要付物款,實則不了了之;有的雖對親屬批評幾句,但實際卻照樣批條子,共享賄賂物等等。對此也應視為受賄故意的客觀表現形式。
從利用職權者對親屬所收受的財物享用情況看,一般地說,如果共同生活,家庭經濟沒分開,收受的財物又納人家庭所有或家庭消費的范圍,那么,利用職權者作為家庭主要成員就應當是知道的。
其次,關于此類案件的刑事責任問題,應將在受賄共犯中把利用職權的國家工作人員認定為主犯,而將經手接受賄賂的親屬認定為從犯,是恰當的。
利用職權者為他人謀取利益,是其親屬實施索賄和受賄的先決條件。雖然親屬收受賄賂在共同犯罪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是構成受賄罪不可缺少的行為之一,但這是與利用職權者為他人謀利益的決定作用分不開的。
(2)就過失受賄而言,過失受賄的構成有主客觀兩方面的理論依據。
從客觀行為看,國家工作人員與其親屬的行為互相聯系,不可分割,構成了犯罪行為的整體。
從主觀方面看,國家工作人員為他人謀取非法利益時,對危害結果的發生已經預見,或者應當預見,應當負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
構成過失受賄是要受一定條件限制的。其一,國家工作人員為行賄人謀取的是非法利益;其二,國家工作人員對其親屬索取、收受財物的行為至少是應當預見;其三,親屬索取、收受的財物數額較大,給國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或者受賄數額雖小,但給國家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只有同時符合上述三個條件的,才可以構成過失受賄。
(3)就親屬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地位和影響,為他人謀利并直接索取、收受賄賂的案件而言,由于該國家工作人員本人并未實施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并從中索取、收受賄賂的行為,無論其主觀上是否知道其親屬收受、索取賄賂事實,均不應以受賄罪對其定罪量刑。
綜上所述,對于國家工作人員親屬受賄條件,只要該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實施了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就有成為受賄罪共犯的可能。
根據規定此罪只能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構成,換言之如果不具有這樣的身份,自然也就不能認定構成此罪。而現實中,需要區分一下受賄罪與貪污罪,這屬于兩種不同的犯罪,但在立案標準和量刑標準上面的規定卻是一模一樣的。
?受賄罪的主體要件是什么
?2018年受賄罪量刑標準和立案標準
?受賄罪侵犯的客體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死者賠償標準應怎樣計算
2021-01-02車輛劃痕險怎么理賠
2020-11-24破產和解的提出時間有什么規定
2021-01-26哪些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轄
2020-11-20單位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08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不安抗辯時能不能解除合同
2021-03-2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有哪些職責
2020-11-10簽訂合同,競業限制終身有效嗎
2020-11-26工傷事故調解與實際不符的還能起訴嗎
2020-12-10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2020年疫情上班工資怎么算
2020-12-14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為籌保險款母親跳樓救子可行嗎
2021-01-08修理廠內倒車撞人是道路交通事故還是人身傷害事故?
2020-12-03保險合同內容變更后還有效嗎
2020-11-10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單位沒有給員工交保險,可以補償多少
2021-02-06保險公司欺詐銷售如何維權
2021-01-01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